中医药强省河北 国医大师唐祖宣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中医药工作会上获悉,该省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一个主题”,打好“两大攻坚战”,抓实“五项重点工作”,打造三大亮点”,努力开创全省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坚持“一个主题”,就是保持好、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这一中医药工作的永恒主题,一切中医药工作都要始终以强化和突出特色优势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
打好“两大攻坚战”,一是强力实施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十三五”末,所有县级中医院全部完成基建任务,达到“二甲”标准。二是全面激发基层中医药发展活力。今年完成400个国医堂、20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和1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开展多层次、多岗位培训,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制定向中医药倾斜的绩效分配机制,引导和激励基层人员愿用中医药、多用中医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国医堂建设。全面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推进“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做好中医药系列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实施《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二是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改革。每个县级区域设置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按照每千常住人口0.55张配置中医类医院床位。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中药制剂以及针灸、推拿等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推进公立中医院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明确公立中医院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中医药改革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社会办中医,简化审批程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办医格局。三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展二级中医院持续改进情况检查评估和三级中医院巡查,切实实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既要强化中医优势病种的诊治能力,也要加快提高医院在危急重症、疑难杂症方面的综合救治能力。在省市级中医院和标准化县级中医院病房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区建设试点。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使患者在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切实规范中医药服务和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涉医违法行为。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河北中医学院要为做好“十三五”期间实现升格为“大学”准备,并做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届“河北省名中医”的评选。五是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推动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强化省、市、县中医院“治未病”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治未病”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探索中医医疗机构“医养结合”的科学模式和有效机制。培育发展健康旅游。鼓励各地在有条件的旅游区,开展药浴、中药熏蒸等养生保健项目。积极会同省旅发委,承办好“首届中国(河北)康养旅游大会”,制定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宣传推介内丘扁鹊庙、安国药王庙、以岭健康城以及滦平、涉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中医药特色旅游景点,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
打造“三大亮点”,一是中药产业发展升级上档。加快推进安国、滦平、涉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全面推动中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全力推进安国中药都建设进度,确保数字中药都中心交易大厅按时启用,将其真正建成全省中药产业发展核心区、华北最大的中药生产基地、北方最大的以大宗中药材交易为主的综合性中药市场、国家级中药出口示范基地之一,带动全省中药产业升级上档。二是中医药对外交流开启新篇章。要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广泛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捷克中医药温泉疗养中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要加快国际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交流中心和圣彼得堡医疗气功中心建设;河北省中医院要加强与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合作,推动中医康复国际合作项目尽快落地。三是中医药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通过深化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公园等系列活动,丰富、拓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渠道,培育一批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巡讲专家和文化精品。进一步擦亮“河北扁鹊”中医文化名片,扩大河北省中医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3月1日,刚刚结束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医大师唐祖宣,在京喜收两名基层中医为徒。
下一篇:新建50个国医堂 文化助力战略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