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学专著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联合建立的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传来喜讯,双方的中医药合作循证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首批英文版循证临床中医学专著已由世界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日,双方还就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签署第五期合作协议,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教授、陈达灿教授、卢传坚教授被RMIT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传坚教授介绍,首批出版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银屑病》两部循证临床中医药学专著成功地将传统中医诊疗经验、现代临床研究证据和实验室证据融于一体,结合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评价与推荐标准进行评价和推荐,对国内外医学界客观认识中医药临床效果、并将其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起到引领作用。
RMIT健康科学学院院长、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薛长利教授介绍,本次签署的第五期科研合作协议是对第四期协议的扩展,中心将致力于研究并出版高质量的循证临床中医药学专著,在每五年实现更新和再版的同时着力于成果的临床转化,通过编写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实现中医临床循证证据的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循证中医学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并进一步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案,为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循证证据。
截至9月底,中澳双方合作发表了阐明中医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SCI收录论文44篇,其中50%发表在相关学科的世界主流医学杂志上,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00。新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合作双方在“建立国际知名中医药研究中心品牌、服务全球循证卫生保健”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步伐。
近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传出消息,该省将打造“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着力补齐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贵州省每个县将至少拥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以上标准化卫生室,让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省内医学院校将争取扩大招生规模、调整医学专业,争取增加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数额,增加医疗卫生人才来源,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对县、乡(镇)医务人员的生活补贴,要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兑现奖励保障性住房、完善村医养老保险等政策措施,调动医卫人员下基层的积极性,确保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冷水河)
10月13~14日,第三届中国孙思邈文化节在陕西铜川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陕西省统战部长陈强、省政协副主席郑小明,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以及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会长梁克玮、“丝绸之路”有关国家驻华代表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
本届文化节包括中医药文化节暨药王山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挂牌仪式、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影响及孙思邈医德医术研讨会等活动。闫树江充分肯定了铜川把中医药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和取得的积极成效,认为铜川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药王文化、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接续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全方位系统转型的路子。
该文化节已举办两届,铜川引进100多亿元资金和一批休闲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养生保健产品加工项目,形成3个中药产业示范园、10个规模化示范基地,中药种植面积达7万亩。
10月14日,第六届全国藏医药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研修班特聘西藏藏医学院米玛教授讲授《藏医学史论》,并结合北京藏医院最新的科研进展,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有关藏医药、藏学专家,讲授藏医药学研究新成果。
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教授介绍,本届培训班的百余位学员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山西五台山及北京等7个省市,他们将通过系统学习,深化藏医传统理论的认识,了解藏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10月14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会议在京召开,第一批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108门“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启动,来自全国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160余名主编参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表示,要积极推进中医药教材改革新举措,把教材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他希望主编们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能够提炼古籍精华,并且要教会学生了解、熟悉和研究中医药经典古籍的方法,引导中医学子勇攀科学高峰。
下一篇:吃腊八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