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堂落户东莞 公立中医院改革
5月29日,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峰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国医大师颜正华、刘柏龄、禤国维、孙光荣与来自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论道中医药健康服务继承与创新,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开业揭牌。
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成立,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与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兴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这是首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独家品牌授权运营的国医堂馆。
国医堂荟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的专家资源,在坚持纯中医诊疗的基础上,引入了经络检测仪、红外断层扫描仪等现代设备,融合现代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技术,为周边企业、居民提供优质权威、专业规范、体现个性化需求的中医健康服务,也将成为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示范基地,医教研产结合的成果应用推广基地。国医堂现已与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召回责任,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强化银杏叶提取物生产监管。
通知要求,凡是总局通告中要求应召回产品的银杏叶制剂生产企业和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等,于6月3日前完成召回工作。督促企业继续自查自纠,主动召回存在风险的产品,并进行风险排查。
此外,强化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监管,将所有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纳入监管范畴。用于药品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必须严格遵守《中国药典》的规定;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必须与保健食品注册申报的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一致。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还将部署对银杏叶药品开展全面抽验。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率调研督导组赴教育实践活动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联系点广东省,围绕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总结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等内容深入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调研督导。
调研组走访广州市、深圳市、茂名市、佛山市的中医医院、社会办医疗机构和中药生产企业,与广东省和相关市、区党委、政府,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立中医医院负责人、个体诊所代表、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相关企业负责人等座谈交流,广泛听取相关意见。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省中医药主管部门以“四有五抓一提升”为总体工作思路,推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办中医、推动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创了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新局面。于文明实地考察并在听取广东省中医药有关方面汇报后,对广东省的中医药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广东省推动中医药强省工作思路清晰,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措施落实有力,他表示,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深入贯彻国家深化医改的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的各项要求,全面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完善“双向转诊、社区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同时,于文明也对广东省探索社会资本举办连锁中医诊所、门诊部等医疗机构给予肯定。他要求,广东要继续发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办关于深化改革、分类指导的要求,用好“两只手”,深化医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政府在办好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保障基本医疗突出公益性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进一步完善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在深化医改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探索更多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经验。(陈沛沛)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