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民族文化溯源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其发轫 于 《黄帝内经》 ,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弘扬,内 涵得以不断丰富完善,为世界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治未病理论是中国先民在与大 自然的互动和融通中,通过长期实践和体验所形成 的生存智慧。通过考察古代文化,我们可以探寻出 治未病理论和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场域。

1 中国先民改善卫生的生存实践是治未病理论的 生活实践基础

“治未病”理念在中华民族早期的生存实践 中已得以凸显 。 “黄帝作,钻鐩生火,以熟荤臊, 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 [1 ] ; “上古之 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 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 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2 ]442 ,正是我国先 民用火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存质量的生动写照。 人类初始时期穴居而野处,人工构筑居住场所使人 类向维护健康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韩非子·五 蠹》载 :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 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2 ]442 。 早期的乐舞目的亦是在于维护人类健康 ,《吕氏春 秋·古乐》载 : “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 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 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3 ] 。 考察我国远古时期的文明,先民从赤身裸体、 茹毛饮血到衣物蔽体、取火熟食,从露宿野处、两 性杂合到筑巢建屋、婚配有伦,用自身的聪明智慧 不断改善生存条件,逐渐从野蛮迈向文明。从中我 们不难发现,养生防病早己蕴含于先民的生存实践 之中,虽然还只能说是原始人类一种潜意识的保全 意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理念和思想,但正是这种 懵懂的生存实践萌生了后来的 “治未病”理念。

2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治未病理论的社会心理 根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 “是故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 而铸锥,不亦晚乎! ” [4 ]32 明确指出应防病于先,不 要 “病已成而后药之” 。医学上的智慧往往和国家 社会、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不治已病治未病”来 自于 “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国之道,是对 “斗 而铸锥”用兵失误的反思,是对 “渴而穿井”生 活遭遇的自省,究其根源,则来自于中华民族居安 思危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自古以来忧 患意识就深深烙印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从词汇 上考察 ,“忧患”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词 汇是思想意识的外在呈现,思想意识肯定要早于词 汇出现。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忧患意识发 端于殷末周初,而实际上,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可 能要比这久远得多。中华民族的这种忧患意识在 《诗 》《书 》 《易》等早期文献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其中 《周易》即是一部饱含 “忧患”意识的著作。 《周易·系辞下传》云 : “作 《易》者,其有忧患 乎?” [5 ]414 “《易》 之为书也,…… 明于忧患与 故” [5 ]417 ,正是对该书的真实写照 。 《诗·豳风· 鸱鸮》云 :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 户” [6 ] ,大力倡导 “未雨绸缪 ” 。《尚书·虞书·大 禹谟》载 : “益曰: 吁! 戒哉! 儆戒无虞,罔失法 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7 ] ,即是伯益谆谆告诫 大禹不要失去法度,不要游荡放纵,不要过度戏 乐,居安思危的忧患之情溢于言表 。 《墨子·公 孟》云 : “今子曰 ‘国治则为礼乐,乱则治之’ , 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 [8 ] 。 《老子》充 分认识到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倡导 身居福时应防祸患,身处安乐应警惕危险 。 《孟 子·告子下》则明确提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治未病的理论和思想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产 物,是治国之道、生活经验施之于治身的结果。

忧患意识不仅要居安思危,更要善于防患于未 然,防微杜渐 。 《周易·系辞下传》云 : “几者, 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指出要善于发现事物微 小的征兆 ,“见几而作” [5 ]409 。细微之处也许正是 祸患之基,正如 《韩非子·喻老》所云 : “千丈之 堤,以 蝼 蚁 之 穴 溃; 百 尺 之 室,以 突 隙 之 烟 焚” [2 ]160 。春秋末期的老子还初步察觉出一些从量 变到质变的现象,曰 “其安也,易持; 其未兆也, 易谋; 其脆也,易泮; 其微也,易散。为之于未 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 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 ]247 ,指出 事物在未有征兆、力量脆弱、问题细微时容易加以 解决,任何细小的事物持续积累都会由弱变强,难 以图 谋,故 而 倡 导 “图 难 于 其 易,为 大 于 其 细” [9 ]243 。在上述哲学思想指导下,中医 “治未 病”强调要 “见微知著” ,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灵枢·逆顺》云 :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 [4 ]1252 。 《素问·刺热》 云 :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 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 病” [4 ]283 。张介宾 《类经附翼·医易义》中曾发挥 《易》之 “履霜坚冰至” ,曰 “履霜坚冰至,贵在 谨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 [10 ]781 。 所谓 “谨乎微”正是 “治未病”理论的精髓所在。 张介宾在 《类经·摄生类》中对此有所阐发,曰 “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 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 矣” [10 ]25 。其将 “谨于微”置于 “医学之纲领,生 命之枢机”的高度,正是出于对 “治未病”理念 的推崇。

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 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 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 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正是这种意识,催生了 中医 “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并不断推动治未 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3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是治未病理论的伦理文 化根源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 人类的关爱。我国古代医学之所以能够孕育出 “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究其根源,乃是基于中 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极其推崇。 我国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人贵论思想 。 《尚 书·泰誓》云 : “惟天地,万物父母; 惟人,万物 之灵” [11 ] 。《荀子·王制》云 :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 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2 ] 。这种 “以人为贵”的伦理思想是我国治未病理论得以生 发的文化根基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即表达了 为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 “人”解除病痛的思想, 曰 “黄帝问曰: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 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 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4 ]230 孙思 邈 《备急千金要方·序》云 : “人命至重,有贵千 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13 ]16 ,在 《备急千金要 方·治病略例》中又云 : “二仪之内,阴阳之中, 唯人最贵” [13 ]24 ,故其医著以 “千金”为名。正是 基于 “以人为贵”的伦理思想,维护人类生命健 康才成为至高无上的行为 。 《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曰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将 “治未病” 的行为归之于 “圣人” 。金元医家朱丹溪云 : “盖 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 为上工之术” [14 ] 。治未病是医者的最高境界,远超 于 “治病十全”的 “上工”之上。 4 致中和思想是治未病理论目的论的文化渊源 “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词汇 , “和为贵”是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 。 《国语》云 : “和 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物归之” [15 ] ,认为 “和”是万物化生的根基 。《中 庸》云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16 ] ,认为天下若能达到致中和的境界,世间万 物均能各得其所,孕育化生,繁荣昌盛。 中医学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中和思想,形 成了人体独特的平衡协调理念,认为人体失之平和 乃疾病之源,保持平和为摄生之本。如 《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 :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 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 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4 ]41 。治未病的目的就 是采用调节、调和为主的方法,保持机体功能状态 的动态平衡,使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达到 中和的境界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 “谨守病 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4 ]751 。 《灵枢·本脏》云 :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 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 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 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 之常平也” [4 ]1196 。 5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治未病理论方法论的文 化渊源 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在于深体天- 地- 人合一之 道。基于天- 地- 人合一的思维架构,中国文化认 为,人无论从生理结构还是人道法则皆与 “天地” 相合 。《周易·乾卦·文言》云 : “夫 ‘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5 ]14 ,赞赏 “大人”能掌握自然法 则,实现天之命与人之性的整体一致。这种天人合 一思想对中医学影响深远,早在 《黄帝内经》中 已经明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合的密切关系,如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时之法成” [4 ]230 ,《灵枢·岁露》云 : “人与天地相 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4 ]1446 。 综观古代天- 地- 人的思维模式,虽然天地居于 人之上,但其焦点却是在人自身,是希望人认识自 然,效法天地,顺应大道,修性养命,以达到个体 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强调的是人的中心位置和积极 作用 。《周易·象传》云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 ”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老子》则 明确指出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以人为核心,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法于天地, 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最后达到天人合一,是治未 病理论贯彻始终的思想。主张人应与自然和谐统 一,人体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 《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云 : “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 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 起,是谓得道” [4 ]31 ; 《灵枢·本神》云 : “故智者 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4 ]935 ; 《灵枢·顺 气一日分为四时》云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 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4 ]1177 。

此外,由于中医学运用道、气、阴阳、五行来 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现象和规律,因此,这些哲 学术语的内涵也构成了治未病理论框架的重要内 容 。 “道”是宇宙万物运化的规律和法则,所以 “治未病”首先要遵循大道 , 《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云 :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 [4 ]31 。 “气”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本因素,是人体生命展 开的根本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 : “人以天地 之气生” [4 ]230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4 ]231 ,故而 中医 “治未病”特别重视养气、调气。气分阴阳, 阴阳二气的中和协调是人体生命健康的基础,如 《素问·调经论》云 :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 候若一,命曰平人” [4 ]492 。人体调养则在于达到阴 平阳秘的状态,正如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4 ]712 。另外, 五行生克制化对于预防疾病传变亦有指导意义, 《难经·七十七难》云 :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 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 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17 ] ,即是运用五行制化之 理,若见某脏受邪,则须 “先安未受邪之地” ,以 防其传变。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正是在 这种文明的孕育、滋养之下,中医学在世界上最早 形成了预防医学的思想,从而使中医学焕发出灿烂 的光辉。治未病思想和理论的传承发展是中华文明 薪火相传的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致力于实现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研究治未病理论的民族文化 渊源,探究治未病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底蕴和根 基,对于继承发展治未病理论,大力弘扬中华文 明,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黎翔凤. 管子校注[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1507.
[ 2]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 M] . 钟哲,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 3]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119.
[ 4] 黄帝内经[ M] . 姚春鹏,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 5] 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6] 方玉润. 诗经原始[ M] . 李先耕,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316.
[ 7]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99: 88.
[ 8] 吴毓江. 墨子校注[ M] . 孙启治,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705.
[ 9] 辛战军. 老子译注[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 10] 李志庸. 张景岳医学全书[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1999.
[ 11] 孔颖达. 尚书正义[ M]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364.
[ 12] 荀况. 荀子[ M] . 杨倞,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48.
[ 13]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M] . 高文柱, 沈澍农, 校注. 北 京: 华夏出版社, 2008.
[ 14] 田思胜. 朱丹溪医学全书[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2006: 83.
[ 15] 徐元诰. 国语集解[ M] . 王树民, 沈长云,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470.
[ 16] 王国轩. 大学·中庸[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46.
[ 17] 南京中医学院. 难经校释[ M] .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9: 137.

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