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麻塘风湿病国家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实
2014年12月3日,湖北省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五代传人对该疗法在传承和保护上取得的一大成果。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从1898年镇氏家族先辈镇乃江从宫廷太医寇世民手中得到该药方及疗法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中医,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医药,千百年来,以家传、师承形式保留下来。如今到了高科技电子时代,面对西医学的猛烈冲击,面对鱼目混珠的民间“秘方”干扰,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生存竞争,民间传统中医药路在何方?民间秘笈、药方怎样才能薪火相传?镇氏家族五代人百余年的传承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靠独特的疗效赢得患者的信服
自镇氏第一代传人镇乃江得到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后,镇氏五代传人运用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为民治疗风湿、类风湿及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类、颈腰椎肥大、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20多种疑难杂症,效如桴鼓,屡起沉疴。使无数身患风湿病的人得以康复,使许多瘫痪病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一百多年来,累计治愈各类风湿病人达180余人次,因有效率很高,前来就诊者遍及全国各地,并赢得了美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的青睐。自建院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半月谈杂志社、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社、经济日报社、香港文汇报社等近百家新闻单位曾多次采访,报道了医院的医疗事迹和独特疗法。2007年医院成为首批全国诚信民营医院、首批全国优秀民营中医医院,2009年被卫生部、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012年医院注册“麻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医院风湿病科、针灸科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2014年医院申报的《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因此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大百年专科品牌。
依托医院平台不断发扬光大
为让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能更好地解除风湿病患者的痛苦,镇氏家族五代人一代代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前,镇氏第三代传人镇海馀在家里开办了私人诊所,平时边务农边为民治病,疗效甚佳,深得乡民的爱戴,一传十,十传百,使《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治疗风湿病声名远播,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1961年农村合作后,私人就诊改为生产队诊所,1966年转为大队保健室。1976年元月,根据原咸宁县政府意见,大队保健室迁至原麻塘公社所在地曾家铺,改名为“麻塘公社茶厂医务室”、“麻塘公社医务室”。1984年拆社建区后,改为“咸宁市麻塘风湿专科医院”。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9月,经原咸宁市政府同意,医院由集体单位转为全民制事业单位,1999年10月9日经湖北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咸宁市麻塘风湿病专科医院,2006年6月10日医院成功改制,百年老字号回归到中医世家。医院更名为“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2007年医院投入5000余万元,将医院从原咸宁市咸安区麻塘曾铺街5号整体迁至城区兴建,建起了现代一流的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综合大楼,实现了医院由农村到城市的跨越。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得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创新传承模式传承人脱颖而出
2014年8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计生委领导来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调研,对该院“师带徒”等中医传承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对老中医镇万雄为传承中医药文化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
民间偏方、验方,基本靠口授相传,而一旦年轻一代无意于此或出现其他意外,就有失传之忧。和许多民间药方传承一样,镇氏中医世家前三代只传男,不传女;不同的是,第四代镇万雄打破了这一成规,镇兰芳成了这个家族第一个女传承人;再后来,镇家媳妇黄莉华也成了镇氏家族第一个外姓传承人。家族传承人局限性被打破,使家族成员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大发挥。现在,镇兰芳成为镇氏家族的第一位博士,媳妇黄莉华是硕士。黄莉华由于苦读经典,并从师长辈,在治疗风湿病及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在当地已很有名气。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