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文化建设纪实
沿咸阳市中心主要街道渭阳路西行,走进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掩映于路边绿树之中的大型浮雕墙引得路人驻足观看,灰白色的浮雕墙让许多人流连于此,他们认真观看浮雕墙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仔细品看浮雕下面的简介,领略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这是近期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中的一个亮点工程——中医药文化长廊,它与咸阳市中华广场上大型雕塑“千古雄风”交相辉映,成为咸阳市民休闲散步时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坐落在古都咸阳,咸阳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建都之地,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帝都;同时,咸阳又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也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狠抓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咸阳历史文化资源,倾力打造富含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医院庭院环境,彰显中医药文化风采,热忱服务于广大患者,继而传播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成为镶嵌在古都咸阳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张中医文化名片。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于1937年,占地156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800张,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它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近年来,医院坚持“质量建院,特色兴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特别是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充分展示陕西省中医药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展示陕西省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促进中医药事业继承与发展,医院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医院文化有机融合,塑造出鲜明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建设的基础,也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医院文化的核心是医院精神,这几年,医院狠抓医疗核心工作,突出中医主体方向,凝练医院核心价值,以“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办院宗旨,以“精诚仁和,继承创新”为院训,谱写了富含医院文化和中医药特色内容的院歌,创刊了表达医患心声、体现医院精神的《陕中附院》报,形成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目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居安思危,如何在当今的医疗市场上有新的建树,本届医院领导班子在紧抓医院基本工作的同时,不忘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进行更为宏伟的规划,力争使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注重文化环境建设
医院院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原来在建筑上缺少统一的规划布局,现已显得凌乱破旧,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医院正常的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秩序,尊重原有的建筑格局,又要使医院整体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给职工和患者营造一个温馨、有文化气息的环境,本届医院领导班子创新思维模式,为了弘扬和展示中医药文化,展示医院的精神风貌,普及和传播中医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为顺应民意,突出当今“大健康”理念下的环境改造主题,将老百姓的生活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和治病防病意识增强相统一,经与设计人员反复磋商,通过在原建筑上的装饰、内部改造、统一医院标识、庭院改造等环境形象建设方面的变化,突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因此医院设计建造了以环境形象为视点、以中医药科普宣传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长廊,在庭院改造设计中突出秦汉风格,借道路的贯通与周边环境的美化,点缀传统风格的元素,使树木景观均能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韵味。
医院注重中医药文化元素在医疗环境中的表达,对中医药文化元素的选择,既要考虑与环境形象所选用的具体表达形式结合,也要考虑人们对于这些元素的心理感受。希望通过选用通俗易懂,简单浅显,生动形象的内容,以更加容易接受和感知的各种恰当的载体,通过采用统一内环境与外环境、医疗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装饰方法,使患者置身院内能够感受到更舒适、更自然、更温馨的人文氛围。
上一篇: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
下一篇:莫让“孝文化”失传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