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勤辨治肝胆病》读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清·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这是古人总结出的励志格言,说的是学问难做、成功来之不易的道理。“医德高自爱心出,术业精从磨砺来。”(《我所感知的学勤其人》)这是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先生依据古贤训教演绎出的话,是对刘学勤仁德仁术、孜孜不倦精神的赞扬。“上午侍诊,下午听课,夜晚精读,背诵经典、整理笔记,多至三更,未敢稍懈。”(《刘学勤辨治肝胆病·自序》)这是刘学勤先生本人总结出的学医体会,说的是他如何通过“拜名师、多临证、读经典、勤笔耕”的艰难道路,成为一名“明白”中医的。带着这样的认识去读《刘学勤辨治肝胆病》一书,去了解全国著名老中医、河南省中医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学勤先生50多年的医学生涯,更能感觉出他人的分量、书的分量,真实感、亲近感、敬佩感也油然而生。
《刘学勤辨治肝胆病》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推出的“跟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治病”丛书之一种,每本书都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在某一领域内学术成就非凡的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浓厚的学科特色。本书的特色就是肝胆病,书名中已经说得明白不过了。它虽不是刘学勤先生“临证、教学、科研的全部,但的确是他治疗肝胆疾病的心得积累。通过论肝探讨,治胆总结,剖析疑似,方药提炼,调护食疗等”,把其一生治疗肝胆病的真知灼见汇为一炉,以为同道,特别是后学者提供一道精美的中医大餐。全书6章12节70款,洋洋30余万言,“有临证感悟,有实践升华,有失败教训”,“其内容都是真实可靠的,其案例都是有卷可查的”。
实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这本书对肝胆病的论治是直出直入的,文风朴实,学风实在。学术思想篇,只有7条,乍一听还是崇尚仲景思想、重视系统理论、洞察邪正盛衰、把握攻补时机等一些老话,仔细读才会发现,老话不老,每一条都浸透着他的辛勤付出和灵巧智慧;治验心法篇,只有6条,也无非把握全局、师古不泥、博采众长、求真务实、承古拓今等一些常话,细思量才会发现,常话新说,每一条都是他自己真实的实践、真切的体验。对肝胆病的论治,是全书的重点,涉及常见肝病12种,从病因病机说到诊断要点,从辨证技巧说到方药应用,最后还要附上他亲手治愈的验案。看他的书,就像患者与医生间面对面的对话,要言不烦,通俗易懂,太实在了。
实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二。刘学勤“始终以‘研岐黄广承先贤,习金匮衷中参西’和‘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为标杆,严于律己,不敢懈怠,临诊查房,省病问疾,从未间断;书写心得,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悟出新理,以利提高”。书应其事,这本书对肝胆病的论治是可圈可点的,功夫独到,功底扎实。“中医治病,讲求对症下药。同一种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用药也不完全相同。不然的话,到药房买成药就可以了,还要医生干什么?”(杨景宇《我所感知的学勤其人》)作者长于运筹,善于配伍,书中披露出的35组药对可见其真功夫之一斑。看他的书,就像徒弟与师傅间手把手地传授,重点突出。
时兴,是本书的特点之三。刘学勤 “深知学海无涯,医道无边”,“在临床工作中,他不但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而且注意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张学文《刘学勤辨治肝胆病·序》)。书中“既用了中医病名,又用了西医的病名,既不离宗,又复实用”(王琦《刘学勤辨治肝胆病·序》)。书录其实,这本书对肝胆病的论治是新法频出的,关系明确,观点新颖。
上一篇:注重师承 请来国医大师带徒
下一篇:旅游中感受博大精深的国医文化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