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感受博大精深的国医文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中医知识的普及以及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它的魅力与神奇让很多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学习中医药理论、中医技法,体验推拿、针灸等。中医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如何让国人感受到做“国医”人的骄傲,如何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使中华民族历史沉淀下的中医药这一文化瑰宝在全球绽放光芒,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人关注的焦点。
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领头雁”
“一个中医人,文化是根,中医是魂,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使岐黄之术为全人类谱写出绚丽华章”。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这样评价着成立东直门医院国际部的初衷。
2013年,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在东四北大街正式挂牌,以“道法自然、德行天下”为行医理念,融中西医学之长,集中医名家之大成,面向国际弘扬国粹。步入国际部的旋转门,迎门的楹联字体稳健灵动,线条刚中藏柔,上联是“东南西北、寻医问药、看中医、首推东直门”;下联是“望闻问切、衷中参西、求奇效、以德做药引”。这短短两句话彰显出了东直门人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
其实早在23年前,东直门就在全国率先走出国门,在欧洲建立了分院——德国魁茨汀医院,作为重要的中医药国际交流窗口,载入中德外交史册。同时东直门医院接纳了来自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使中医药文化之花绽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作为东直门医院对外中医医疗服务的形象,定位于“国际、国学、国医”的国际部,在发扬东直门医院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竭力为国医文化增光添彩,着力于打造首都中医国际医疗的重要窗口,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体验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2014年1月4日,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到此就诊并参观。国际部自2013年3月成立至今,接待国际友人就诊1700多人次;接待来自意大利、德国、埃及、俄罗斯、西班牙、美国、泰国、日本等国家的参观旅行团154次,接待人数420多人。
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头雁”的东直门医院,一直践行着弘扬国粹的职责。
中医养治:健康旅游文化的核心价值
2014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这标志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已进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
2014年8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产品”新闻发布会,对7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线路进行推介。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作为唯一一家三甲医疗机构进行了主题发言,并联合相关机构推出了其中的2条旅游线路。
为了将国际部“国际、国学、国医”的定位与养生文化旅游市场相融合,国际部开设了包括中医养治、文化体验等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健康旅游项目。
中医养治,即根据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中医健康状态评估,进而制定“四时七养”全方位中医养治调护方案,即依据春夏秋冬四时不同的中医调养理念,开展心养、气养、动养、术养、药养、食养、居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养治方案。比如旅游者可享受的术养有足疗、推拿、针灸、理疗、拔罐、刮痧、艾灸等中医外治疗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宫廷理筋术、宫廷经络腿疗术、宫廷脏腑调理术等,使旅游者在亲身体验传统特色养治方法的同时能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及感受。特色项目还有针对女性不同的生理期(如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等)的女性调理、中药皮肤养护、面部美容等。
为了让旅游者能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国医文化,国际部还开展了文化体验项目。其中包括秋梨膏制作、药丸制作、中医讲堂、古法导引、香席体验等。
除此之外,国际部根据旅游者及市场特点,综合上述各项,设计了7天慢性病调理项目及专业疗养项目。7天慢性病调理项目分为“三高症”“脾胃病”“咳喘”“失眠”的治疗与调理;专业疗养项目,以“7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目标,分为“7天消脂计划”“脊柱调理计划”“迎接新生命准备计划”及“专属肺部调理计划”。
多管齐下推动中医药和旅游产业共发展
上一篇:《刘学勤辨治肝胆病》读后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