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疗气功最初流传于民间,在其创始人刘贵珍带领下从民间走向了官方。我国现行的“气功”一词,就是刘贵珍在对气功疗法的研究和实践、整理过程中,将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练来培育人体元气的锻炼方法称作“气功”,名称才得以统一的。
●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是原卫生部唯一批准的公立医疗气功机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指定的医学气功教育基地,其在中国医疗气功史上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一是规模全国最大,二是开展气功医疗全国最早,三是培训人数全国最多。
●作为医疗气功的龙头,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未来将在研究制订气功行业有关准入标准、评价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突出医疗气功特色建设,筛选气功优势病种,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中医“治未病”,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实现突破。
医疗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一类以自我身心锻炼为主的防病保健功法。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著成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练功理论与方法的很多论述。建国以后医疗气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气功疗法得到了较好的挖掘、整理和提高。60多年来,以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为龙头的河北医疗气功在医疗气功的挖掘、整理、运用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祖国医疗气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于实践,根植于民间
河北医疗气功是伴随着新中国医疗气功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起来的。河北医疗气功的创始人刘贵珍生于1920年。1947年,在冀南行署工作的刘贵珍因积劳成疾,无法再坚持工作,经组织批准回原籍河北省威县寺庄养病。期间同内养功传人刘渡舟学习内养功,百日内竟神奇治愈肺结核、胃溃疡、胸膜炎和严重的神经衰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经冀南行署四地委领导王岳尘等同志批准,于1948年拜师刘渡舟,学习、挖掘、整理了内养功疗法,并于1949年在冀南行署干部疗养所进行临床应用,取得很好效果。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十里的百姓都要求用气功来解除病痛。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和研究推广,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1951年,刘贵珍调到保定第二干部疗养院并成立气功科,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和临床观察进展缓慢。1953年,原冀南行署四地委的老领导程玉琳调任唐山市委任书记,程玉琳对内养功疗法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调刘贵珍到唐山成立了“气功疗法研究小组”,并在唐山市工人疗养院专门划拨出“工”字病房和部分医护人员协助,开展了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神经衰弱、战伤康复等360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每人练功百日,历时近两年半,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5%以上,此项研究成果于1955年上报到卫生部。受卫生部的委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巨赞法师两次率领卫生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亲临实地考察。通过对大量病案病例和检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和论证以及对病人的采访,卫生部证实了气功疗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956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下,河北省在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北戴河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气功医疗机构——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1957年,为了迅速向全国进行推广和普及医疗气功,按照卫生部和河北省卫生厅的要求,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举办了“全国气功师资培训班”,负责全国医疗卫生单位的气功师资培训(即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学气功北戴河教育基地的前身)。
1985年,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在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联合投资兴建了“国家医学气功教育基地”,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指定建立的医学气功教育基地。1986年,河北省卫生厅决定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更名为“河北省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并被省政府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医疗单位。2001年3月,根据卫生部12号令和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续开展医疗气功的批复,河北省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正式更名为“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同时加挂“河北省传统医学医疗保健中心”牌子。近10年来,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河北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在研究、运用和推广医疗气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祖国医疗气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在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省卫生厅的整体部署和指示,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制订了新的发展大纲。同年,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中医气功学”的建设工作,并被确定为全国医疗气功技术协作组牵头单位,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为全国疗养院系统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牵头单位。
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祖国医疗气功的挖掘、整理、运用和推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国医年鉴》 之 百家学说
下一篇: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软实力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