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心遣药治疗子宫腺肌症 处方量宏力专
赵明芬(指导:周铭心)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一科)
摘要:周铭心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其临证用药,师古创新,灵活多变, 善治疑难,每起沉疴。临证处方用药时理法方药有据,辨证执简驭繁。遣药主次跌宕,处方量宏力专,每张处方 大多不过10味,然每味药剂量悬殊较大。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用药顾护脾胃,体现在于顺应四时,远 离峻药,辨识体质。其法遵仲景、鞠通先贤,结合病证各施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敛散结合、升降相因、润燥 互配、刚柔既济、动静相伍,使之相反相成。
关键词:周铭心;辨证论治;用药特色
周铭心教授为第四批国家名老中医及国家师承 博士后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 余年,学验俱丰。其临证用药,师古创新,灵活多变, 善治疑难,每起沉疴。笔者有幸为其学术继承人,现 将其临证用药特色述要于下。
遣药主次跌宕,处方量宏力专
周师处方用药,内科宗张仲景之法度,有张锡纯 之风范。每张处方大多不过10味,然每味药剂量悬 殊较大。药量之巨者有30-80g之多,少者3-6g左右。 周师认为,内科疾病大多繁杂,尤其年老久病,最为 明显。有时一人之身,十病缠身,症状之多,杂乱多 变。临证论治之时,若面面俱到,症症用药,则药多 庞杂,甚为掣肘,反致无功。因此,须有所取舍,有所 偏重。抓主病主症,主因主机。以“疏可走马,密不通 风”为诀。欲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穷其源委,事半 功倍。主因致主病,主病有主证,主证有主候。故主 证用主药,量重而多,旁证用佐药,量轻而少。用药 精简,变化灵活。
如治一老年女性,60岁,素有胃炎, 颈、腰椎骨质增生,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近一月有 腔隙性脑梗塞。诊时诉偏身麻木,舌僵不仁,头晕, 胃脘痛胀,肩酸腰痛,寐差,舌暗红,边印齿痕,苔白 浊腻,脉细弦尺沉。
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慢性 胃炎,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高血压病。中医诊断: 中风,眩晕,胃痞,痹证,脾肾两虚,痰瘀互结。
方药: 生黄芪80g,生白术20g,炒白术20g 云茯苓60g,法半 夏15g,天麻12g,合欢皮15g,炒酸枣仁18g,当归20g, 羌活10g,杜仲20g,全蝎3g,水煎服。
5剂症减大半, 半月而寥。
该患者,疾病虽杂,症状虽多,然主要病 机为脾虚日久,生湿生痰,继而化风,阻于经络。其 以偏身麻木,舌僵不仁,头晕为主症,其治疗以健脾 化湿,去痰疏风、定志。方中黄芪、茯苓,用量之大, 意在补肺脾之气治其本,生、炒白术用量也不少,均 为助其健脾补气,化湿去痰。杜仲强腰脊,与上药合 用,脾肾两治。重用半夏燥湿化痰,配合天麻以祛内 风,羌活以疏外风,二药相配,一降一升。当归活血 养血,合炒酸枣仁,合欢皮以养血安神。且监制燥药 以防伤阴。而仅佐以全蝎3g以去痰搜风。全方动静结 合,升降相因,主次分明。周师在妇科用药方面尤为 突出,颇有傅山之意,主次药物跌宕分明,君臣佐使 各司其职。简练灵活迥异时方,法度谨严悉尊经旨。
兹举治疗子宫腺肌症一例,可窥一管。
患者某,女, 38岁,腹痛无定时,与月经无关,痛时觉腹胀气余, 畏寒。舌质淡,边印痕,苔白腻,脉沉弦小紧。西医诊 断:子宫腺肌症。
中医诊断:腹痛,寒凝气滞。予以温 经达气止痛。
药用当归20g,白芍50g,肉桂20g,炒白 术30g,香附12g,柴胡12g,木香12g,白芷15g,羌活 15g,厚朴20g,威灵仙30g,延胡索12g。
该方以白芍、 当归以养血和血,且重用白芍意在缓急止痛。炒白术 健脾燥湿以滋化源。重用肉桂温命门之火,以驱下焦 之寒,使经脉通而痛止。余则以行气活血之品以臻达 气温经,消散下腹之癥积。其虽大队温燥之品,但重 用当归、白芍则无劫阴之弊,而疼痛立止。
上一篇:国医大师治产后恶露不绝经验
下一篇:国医大师班秀文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