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国医名师翁维良从瘀论治冠心病中药方

  翁维良,男,1937年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誉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第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0多年,在心血管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诊疗中,继承郭士魁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以通为补”,善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疑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后再狭窄、老年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扩张性心肌病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教授行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及各种疑难病。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现代冠心病患者多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尤其是介入“支架术”、“搭桥术”的开展,术后再狭窄、多支血管病变、重度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重症、高龄患者日益增多。

  翁维良认为,在冠心病发病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候,早期多为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等实证表现;但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常出现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等不同表现。

  因此,他强调临床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应病而变、应时而变四原则。经过多年临床积累,提出了活血化瘀十法:益气活血、理气活血、温通活血、补肾活血、养阴活血、化痰活血、清热活血、利水活血、补血活血、软坚活血。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正确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翁维良选择活血化瘀药物时,多以活血、和血药为主,少用破血药,且形成了以益气、理气、温通、补肾活血治疗为主的冠心病辨证思路。

  益气活血

  翁维良十分重视气血在冠心病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与血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运行,故气虚则血行无力。

  老年冠心病人,元气亏虚为发病的根本病因。元气亏虚,导致血运缓慢,停滞为瘀,既而出现胸痛、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须“通补兼施”,益气活血。益气多用人参、黄芪、黄精、太子参,其中应用最多的为黄芪,黄芪益气又能实卫,且价格低廉,针对性不亚于参类,疗效较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常配伍太子参、党参、白术以加强健脾益气之力。

  此外,他在郭士魁老中医“三参饮”(党参15~30克、丹参10~30克、北沙参10~30克)基础上,针对瘀血日久,容易耗伤阴液的特点,演变出五参汤。五参汤由丹参、苦参、党参、太子参、北沙参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兼以养阴安神之功,应用灵活,使用范围也比较广,可作为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基本用方之一。

  理气活血

  翁维良认为,中年与老年前期冠心病患者,有不少病人由于久坐、嗜食无度、工作压力或情志因素等,造成气血郁滞、心脉瘀阻而引发胸痹,出现胸闷痛、胁肋胀痛、急躁易怒、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虽病位在心,其发生与肝亦有密切关系。肝疏泄失常则气郁血滞,心脉瘀阻引发胸痹。常选用配伍的理气药有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郁金、陈皮、厚朴、苏梗等。

  治疗上善于心肝同治,多以冠心2号方(由丹参30克,川芎、红花、赤芍、降香各15克组成)为基本方加减。此方具有活血而不破血、行气而不破气、通阳而不补阳的特点。

  翁维良在继承郭士魁“冠心2号方”辨治精髓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冠心病病人血瘀多有热的特点,改降香为郁金,变“温通”为“凉通”,避免了长期服用具有芳香耗散之性的降香所带来的伤正之弊;且郁金入肝经具有理气解郁作用,也有活血作用,对于冠心病常见的气滞血瘀类型更为适合。重新组合形成的5味药,理气活血作用更突出,成为现代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剂,被称为“冠心3号方”。

  温通活血

  对于阳虚或寒凝患者,临证多用温散的宽胸丸,或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以芳香温通的荜拨、良姜、细辛、檀香、肉桂、桂枝、干姜、附子等药物为主。诸药合用,芳香开窍,温通活血。

  对于血瘀有热的病人,亦可应用此法,通过配伍清热的凉药如黄芩、黄连等反佐,既避免了温热药物性温助热之虞,又保留了荜拨、檀香等药物芳香通窍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