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灿玾 重师承严要求
6月19日,山东济南夫子宾舍小会议室,一场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鹤发童颜的首届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张灿玾将授徒文帖一一递到徒弟的手中。授徒文帖中工整地用毛笔书写着“厚德怀仁,乐群敬业,医文并茂,理用兼优”“敏勉好学,克己修身,笃行务本,安道求真”,张灿玾用自己亲笔写下的治身格言和习业训词,给徒弟们上了第一课。
徒弟吴金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三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浙江省著名针灸流派金氏针灸的第三代传人,拿到授徒文帖后激动地说:“太珍贵了,我要好好珍藏。”徒弟鲍晓东说,“我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上学时,就非常崇拜师父,能成为入室弟子聆听师父教诲,真是三生有幸。”
师道传承 以德为先
如今,张灿玾的儿孙也都投身中医事业。儿子张增敏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实验室主任,专门研究针灸实验,孙子张鹤鸣衣钵相承,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是张灿玾大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现在每年张灿玾都要整理近百万字的医案文献和行医经验。“多给后人留下一些自己的经验,就是对社会的奉献。”张灿玾说。
“收徒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提起收徒,张灿玾说,“以德为先,得其人乃传。”张灿玾对师承教育非常重视,但对收徒却异常严格。行医近70年,教书大半辈子,加上新收的5位徒弟,所收徒弟竟不到10人。
张增敏说:“只要徒弟愿意学,父亲都愿意教。他收徒第一要人品好,医者仁心;第二目的要单纯,不追名逐利;第三一定要业务精,笃行务本。这次收徒前,他还专门派鹤鸣到杭州‘微服私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不论学生的身份、学历,只要是脚踏实地用中医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想要提高医术的,张灿玾还会主动收他们为徒。
许文灿是晋江安海镇前埔第一卫生所一名工作了近30年的当地名医,他回忆起拜师的往事:“2003年我和福建漳州的乡医李宝泉参加全国名老中医高级讲习班,在听了师父的讲课后向他请教,他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授指点。以后几年,我们只要有不懂之处,就想着向师父请教。”2009年,二人到张灿玾家拜访请教,张灿玾突然说:“我干脆收你们为徒吧,我可以给你们俩点拨点拨,你们就可以把我的医术和经验留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就这样,在向张灿玾请教学习6年多后,2009年4月,许文灿、李宝泉成为第一批拜师的徒弟。
医脉流长 代代相传
拜师仪式上,有三位年轻人引人注目。“从辈份上讲,你们是徒孙,也是徒弟。现在的年轻人,能够静下心来研习中医的不多了。你们愿意深入学习中医,我非常高兴。”张灿玾说。
徒弟叶秀珠带27岁的儿子和24岁的侄子前来拜师。儿子梅煜川,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跟母亲抄方学习。侄子叶若轩不仅是叶氏中医第十八代传人,而且还是浙江名医宋红的入室弟子,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叶秀珠诊室抄方学医。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上大四的许锦焕是徒弟许文灿的儿子。
谈及为何收年轻人为徒,张灿玾有自己的想法:“中医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他们有朝气,有干劲和闯劲,只要引导得当,将大有作为。”张灿玾说,“我愿意把我70年的行医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大家携手,共同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更好地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路漫修远,努力向前,医脉流长,代代相传。”这是张灿玾给徒弟们讲的话,也是一个国医大师的情怀。(巨锋)
上一篇:民谚释义 养生启示
下一篇: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