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的独特文化价值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对每一位中医药人而言,充分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大局,将助力实现中国梦。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近年来,中医药主动融入大局、参与大局、服务大局,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医药以坚持医药卫生资源为主体,以服务经济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两翼,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本,同时收激活和牵引国家经济社会全局之效。
发展中医药,发挥其独特的卫生资源优势是根本。2014 年,全国中医医院诊疗5.3亿人次,占全国门急诊人次的1/5,且人均费用较综合性医院低 12 %,中医药以较少资源总量提供了较多服务份额,用“中国式解决办法”为医改探索了新路。社会发展带来健康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都能享受到全方位、多环节的医疗保健服务,这让具有绿色健康的理念,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于一体的中医药适逢其时。可以说,中医药开辟了一条重预防、供得起、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动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举足轻重。
融入国家大局,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医药巨大的经济资源优势将悉数尽显。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可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健康服务、养老、旅游、文化等行业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印发实施,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需求,丰富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又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发展,实现万亿的产值,增加了就业岗位。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欣欣向荣,相关的项目和服务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也纷纷加入中医药。而今,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到中医药服务业的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中医药从农业的中药材种植、工业的中药产业到服务业的养生、养老、旅游等多种业态所形成“全产业链”,将在各个领域产生增量乘数效应,可收“四两拨千斤”牵引全局之效。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文化价值,能带动中华文化复兴。中医药学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发展中医药,面向全社会科普中医药,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入脑入心进而发扬光大,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因中医理论和哲学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中医药还是海内外人文交流、民心互通的名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实现梦想,需要我们在国家经济社会大局中找准定位,全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不辜负总书记的指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宣传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央领导同志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阐述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科学、文化价值,以及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中的重要作用。表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60年来做出的突出贡献,使全院干部职工备受鼓舞。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增强了中医药人的信心。要以此为动力,把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和院“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继续营造好“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生态,落实好总书记和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启动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精华的“三好工程”,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表示,要深入系统整理、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60年来的成就经验,按照中央指示要求,更好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引领示范作用,争取取得更多像青蒿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下一篇:回忆国医大师徐景藩二三事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