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 浊毒学说 磨砺出新
李佃贵,1950年7月生,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党员,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科技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评审专家,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临床实践与理论建构相辅相成,历代名医大家莫不是孜孜于临床,并洞微烛幽,独辟蹊径,于妙手回春之余,而得窥诊疗规律新境界,如涓涓细流渐次汇入,大河因而活水劲涌,奔腾不息。
燕赵之地,岐黄沃土。扁鹊奠基四诊合参,刘完素阐发火热学说,张元素完善脏腑辨证,李东垣开山补土一脉,王好古新解伤寒阴证,王清任肇始活血化瘀理论,张锡纯成就中西汇通学派。而瞻望今天河北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新风景,惟“双峰竞秀”,为业内推崇。一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首发的脉络论;另一个,则是国医大师李佃贵开创的浊毒论。
以浊毒论名世的李佃贵教授,从医50多年,从公社卫生所的基层中医干起,从喜欢中医,到酷爱中医,到痴迷中医,俯身临床,精研临床,升华临床,在脾胃病领域不断凿深掘进,以中医病因学的理论为基础,探究总结浊毒发病机理,最终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独立的浊毒学说。
以浊毒论指导临床,不仅打破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定论”,而且在肝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供了新思维。
谓吾何求 不离临床
从基层中医到国医大师,50余载路漫漫,李佃贵的从医生涯有着怎样的成功密码?“酷爱中医,痴迷临床”,是他的自我评价,也是同事、学生们的公认,“有时间就看病,几十年没有无故耽误过临床”。
李佃贵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人,1950年出生的他考高中时选择就读县里办的中医徒弟班。学医一年毕业,随即被分配到一个公社的卫生所。
“当时卫生所八九个人,大部分是中医,其中有一个老中医李思琴,我就跟着他抄方,他如果不在门诊,我也会开一些方子,打打针”。边干边学边用,李佃贵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不少当地常见病,像慢性胃病的治疗效果就不错。至今他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农村卫生条件差,胆道蛔虫病多发,尤其是青少年多患,他掌握了用乌梅汤治疗此病的方法,可以将蛔虫从胆管内驱至肠道排出,有效降低急腹症风险,临床屡试不爽。虽是十六七岁的“小医生”,可在三乡五里很快小有名气。为此,他还被推选为县里的“学毛著积极分子”,到“千人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并被安排到外县演讲。“头一次上主席台,紧张得脸红目眩。”后来,人民日报记者也来采访他。文章见报后,他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不少是求方求药的。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李佃贵愈发由衷地喜欢上中医,痴迷上了看病。1970年,河北新医大学(现河北医科大学)到蔚县招收工农兵学员,“又红又专”的李佃贵获邀参加了招生座谈会,经公社书记拍板推荐上了大学。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写上“中医系”。
“河北新医大学的前身是清末创办的直隶医学堂,中西医底蕴都很深厚”,提到自己的大学时代,李佃贵对母校满怀感激。在这里,他接触到很多名医专家,也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药知识,1973年底毕业后还得以留校任教。
李佃贵最初在中医内科教研室工作,被分派到学校附属三院带教。“虽然是教学编制,但是都要临床带教出门诊”。此后,他先后担任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河北职工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从未离开临床。
1992年,李佃贵作为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专门成立了中医门诊部。1995年,担任河北医大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定期到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现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出诊,每周最少3次门诊。1999年,他调任位于保定市的河北职工医学院一把手,任内兼并3个中专学校,附设3所医院,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几乎雷打不动,每周五晚赶回石家庄,周六周日照常出诊,周日晚上再赶回200公里外的保定。
上一篇:老中医教您如何看脸色知健康
下一篇:踏青旅行带上中成药“小药箱”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