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品正:光明使者 中医“惠”眼
廖品正,193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第一届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0多年前,一个女孩跑到祖父的病榻前:“爷爷,我想学中医。”“你个女娃娃学啥子中医,简直是胡闹!”当时的环境下,女孩学习的热情并没有使祖父高兴。然而60多年后,在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上,她接受了国家颁发的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她说,自己能走上中医道路,完全受祖父的影响。
她叫廖品正,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以下简称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专家。她从医52年来,深研中医眼科,呕心培养人才,誓为盲目者启光明。
秉承家学,立志传承
1938年,廖品正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父廖志鸿为一方名医。家里的大厅也是祖父的诊室,所以廖品正从小就看到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经过祖父治疗转危为安。“小时候,堂妹得了天花、伤寒,病情很严重,原以为救不过来了,是祖父凭着自己的医术把她抢救过来。”廖品正说,虽然当时年纪还小,但这件事给她的触动很大,在这个有着几十口人的大家族,不管大病小病,都由祖父诊断治疗,他就是家庭的保健医生。
家庭的熏陶让廖品正深刻感受到中医的魅力,初中毕业时就萌生要当中医生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在当时被祖父认为是“胡闹”。
1956年,廖志鸿病了,他的患者比家人更难过。廖品正记得,当时祖父躺在床上,就算精力已所剩无几,还会为前来问诊的患者医治。“祖父费力地伸出一只手来搭脉,方子只写了一味中药,便实在没有力气继续写下去。”廖品正回忆,祖父去世后,中堂一直挂着他的照片和花圈。有的患者不知情,依然来找他,看到照片和花圈,流着泪说:“您老人家走了,我们以后生病该怎么办?”这一情景让廖品正感动之余,更坚定了秉承家学,将中医传承下去的愿望。
情定中医,一心求学
廖品正上高中时,在一次成都市学生活动中看到了“成都中医学院”的旗子,才知道中医药有大学了。从此,要上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想法就深深地烙在她心上。
1958年,廖品正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本有机会保送到清华、北大,但已情定中医的她竟将全部志愿填写为刚建校两年的成都中医学院。当时,她“浪费”保送名额的决定使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十分不解,但就是这个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使她的一生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廖品正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六年制本科一心一意学习,1964年,她毕业留校从事中医眼科工作,并师从国内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
回忆当年的本科教育,廖品正说,那时候中医老师都来自临床,经验丰富。从学校首任校长李斯炽,到中医伤寒学家邓绍先以及著名眼科专家陈达夫,在当地都是有名的中医。可能他们的授课技巧不如现在的老师,但传授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背诵中医经典的内容,还会经常联系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中医理论,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医用药之灵活。
1960年,天灾和饥荒使水肿病在农村肆虐,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正读大学的廖品正被派到四川雅安的大山区“除害灭病”。身居大山深处的她白天为百姓诊治,晚上用煤油灯看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查阅资料。环境恶劣、缺医少药,躺满整个诊室的贫困患者深深震撼了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可以就地取材的中草药,针灸等外治法在艰苦的条件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让廖品正体会到中医简便验廉、服务基层的优势,对中医药的感情也更深了。
1962年,正读大三的廖品正得了严重的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严重。但因自身和环境因素,硫酸链霉素、对氨基柳酸钠和异烟肼这三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廖品正都没有用到。
“学校让我休学,但我不甘心。”还没有用中医药治疗的廖品正找到中医内科老师,老师辨证施治,陆续为她开了几个方子,坚持吃了1年多的中药后,廖品正的腹水消失了,结核性腹膜炎痊愈。
上一篇:树立正确病后饮食观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