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气功的防病治病作用
山东的胥奶奶今年76岁了,她步伐轻快,容光焕发,完全看不出她曾被风湿病困扰了25年之久。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医气功高峰论坛上,她向记者讲述了她与中医气功结缘的故事。
50多年前,胥奶奶被诊断出患上风湿,此后的25年她一直在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但仍然饱受关节疼痛和副作用的折磨。一个偶然的机遇,她开始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学习中医气功,如今27年过去了,她的风湿病早已痊愈,一家四代人也都在跟着她学习气功。
中医气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像胥奶奶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当前气功领域的相关功法、康养方式逐渐升温,为群众健康做出了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盗用和歪曲气功概念,进行神化、玄化宣传的现象。论坛上,专家指出必须从根本上扭转气功神秘化倾向,用正确的理论占领气功阵地,充分发挥中医气功的防病治病作用。
现代科学让中医气功不玄妙
“气功疗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身、心、息的自我调整,发掘和增强人体祛除病患的自愈能力,强调主动和内在,这与侧重外在调治的其他疗法有所不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天君介绍说。
“中医气功强调主动和内在,发掘和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药物、器械等其他医疗措施联合应用,是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黄健告诉记者。
近年来,对气功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和探索在持续进行中。上海、江西、南京中医药大学相继建立了气功研究所,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刘天君提出了人体“能量系统”假说,从能量的角度解释“气”的存在和其作用机理。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以人体外气的红外及太赫兹波段光谱特性为切入点,检测人体辐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及未知的生物能量场,阐释了“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在临床上,中医气功的疗效也逐渐获得认可。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就是一所以气功医疗为特色的医疗机构,每年吸引了海内外3000余人次前来就诊、疗养。据该院副主任医师肖远德介绍,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气功对于慢性疾病的调养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大有裨益。他表示,目前社会对中医气功的认同正在逐步回升,每年都有来自不少国内外气功机构的医学气功从业人员、中医师前来 学习和进修。
“随着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慢性病呈高发趋势,因中医气功本身具有简便易行、功效显著的特点,且不受年龄、时间、季节和场地的限制,易于普及和开展,群众基础广泛,将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肖远德充满信心。
用正确的理论占领气功阵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国峰一直很关注中医气功的网络传播情况,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了近年来医学气功网络传播情况,其中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前社会对中医气功的认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邓国峰指出,“一方面深度传播效果较好,受益者给予极大的支持和信任;另一方面仍有较多人对其认知还停留在气功热潮时期的各种气功现象,并对其持负面情绪,在概念和界定的认知上存在较大误区。”
对此,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章文春表示,中医气功因其自身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积累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但上世纪末,人们练功的热情空前高涨,气功界的一些历史沉积问题和现实发展问题逐渐暴露,一是有人盗用和歪曲气功的某些概念,包装歪理邪说,把气功神秘化,蛊惑人心,二是不同气功门派之间相互诋毁攻击,这些问题也让群众对气功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必须用正确的理论占领气功阵地。”章文春说,“我们要用正气来破除邪气,理直气壮地宣传气功科学内涵,消除社会对气功的误解,引领中医气功健康新风尚。”
在这一点上,健身气功走在了前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提出“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的注册试点工作,组织专家从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养生健身功法入手,创编推广“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等,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健康文明的健身气功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健身气功的相关科研工作也在稳步开展。
下一篇:孟河庭训赏析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