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箴 警医箴 庸医箴
先辈有箴言,后世可为鉴。如清代医家张志聪曾建侣山堂广招门生,开坛讲学,他在《侣山堂类辨·医以力学为先》中对其门生作了警示。
诸生来学,当苦志读书,细心参究,庶可免庸医之责,若凭时运,则何业不可为,而习此苦难之事!设使杀一不辜,而救百人,其功不能赎罪。……救人之功小,误伤之罪大。试观栽杏叟,尚误投药饵,伤及母子二命,况平人乎?然此亦警世之事也。
明代的龚信在《古今医鉴》载“明医箴”“庸医箴”“警医箴”以示医者。
明医箴
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街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庸医箴
今之庸医,街奇立异,不学经书,不通字义。妄自矜夸,以欺当世。争趋人门,不速自至。时献苞苴,问病为意,自逞明能,百般贡谀。病家不审,模糊处治。不察病原,不分虚实;不畏生死,孟浪一试。忽然病变,急自散去。误人性命,希图微利。如此庸医,可耻可忌。
警医箴
至重惟人命,最难却是医。病源须洞察,药饵要详施。当奏万全效,莫趁十年时。死生关系大,惟有上天知。叮咛同志者,济世务如斯。
日本人长尾藻城《先哲医话集》中,有规谏劝诫之言。
医有十四不可
特学而疏术,一不可也。主意而昧法,二不可也。年少而粗思,三不可也。年老而难事,四不可也。护生而遁危,五不可也。见利而忘仁,六不可也。轻生而寡恻,七不可也。畏死而多遽,八不可也。厚富而薄贫,九不可也。惈贱而惮贵,十不可也。拘例而失权,十一不可也。赶变而惑常,十二不可也。巧言而炫技,十三不可也。标己而伐人,十四不可也。
若能去所不可,其可也;乃将自至,忽之无省,其不可也。乃将长不除,为医如是,其害于人也不鲜,何其惠民济生之云者?(引皆川淇园门人南部生著《技养录》)
七医八事
志欲大(欲救人),心欲小(以人命为重,不敢妄投一剂);学欲博(上察气运于天,下察草木于地,中察性情于人),业欲专(无外慕);识欲高(穷理正心,见微知著,察迹知因),气欲下(虚怀下气,不弃贫贱,不嫉臭秽);量欲宏(凡有能则告之,有善则学之,不分尔我),守欲洁。
以上警句,与同仁共勉。(北京 张立平整理)
上一篇:预防疾病和养生大有好处
下一篇:冬季三九天防病重中之重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