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教师厨师 防治常见职业病

    大凡作医生的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天忙碌着为别人治病,一旦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人们会很惊讶,医生也会生病啊?大多数医生因为工作忙,小病硬挺着,直到酿成大病,轰然坍塌。

 

    就在前不久,四川成都一位人品、医术让人敬仰的医生自杀了,原因是医闹加上工作压力。近期,因工作压力而抑郁,选择不归路的医生也屡见不鲜。我们的医生怎么了?何时从救死扶伤的坚强天使,演变成了脆弱的生命。

 

    其实,不是我们的医生怎么了,是现在的医生太难当。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6%的医生感叹“医生难当”。不仅要执行越来越多的规章制度,还有越来越多的各种业务考核要应对;不仅要无休无止地学习进修,还得不停地写文章发论文、升职称;不仅要全力救治病人,还得全力防着纠纷;不仅要像写中篇小说一样写厚厚的病历,还得掂量怎么说话才能和病人搞好沟通;不仅要维护医院的利益,还要兼顾患者的利益、自身的利益。起早贪黑、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再加上随时都可能出现的难缠的医疗纠纷,医生不得不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

 

    头胀头痛,失眠多梦,焦虑担忧,总是忧愁,精神抑郁,快乐不起来,想撂挑子,想逃离,觉得活着没意思……很多医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症状和念头。尽管医生们总会很容易为某些职业人群诊断职业病,却很少有医生把这些症状清醒地与自己的职业相关联。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多医生医好了别人,自己却糟糕透了,精神压力得不到缓解。不经意间,天长日久,精神压力演化成了真正的抑郁症,导致了让人痛心不已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们应该注意五点:

 

    一、放点心思给自己。一心扑在病人身上固然让人敬仰,但也要多放点心思在自己身上。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身体,也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多关注一下自己身体或者精神的变化,早点发现异常的精神状态,早点进行干预,防止精神压力进一步加重。

 

    二、见缝插针做运动。医疗工作虽忙,但片刻空闲还是会有的。见缝插针做些办公室适宜的肢体腰背运动,是缓解头昏脑胀及焦虑的好办法。运动让人心跳增快,血流加速,精神疲惫可以快速得到缓解,是减轻精神压力的好方法。

 

    三、吐露心中的烦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吐露心中的烦忧,是有效缓解压力的办法之一。向家人、朋友、同事吐露心思,不要把所有烦恼都自己担当。实在不愿意,还有互联网,在网上与不见面的朋友聊聊,也是一个放松自己的好方法。

 

    四、坚持夜睡前跑步。跑步对缓解精神压力、防止抑郁有明确的效果。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被称为快乐激素的物质,它能让人产生年轻感、欢乐感、成功感,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忧郁。坚持工作之余夜睡之前的跑步,哪怕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它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跑步之后,冲个温水澡,再安然入睡。

 

    五、尝试养心安神药。可药可食、有助于养心安神中药有很多,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茯苓利水消肿、固精安神。它们都可以做成药粥,适当吃一些可以补益人体,提高免疫力,助心神安宁。

 

    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坚持做好这五点,再多的苦累也能应对自如,让医生们疲惫的身心得以很好的安放,让抑郁远离这些可敬的白衣天使。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七成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辛勤的园丁们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慢性咽炎、下肢静脉曲张成为教师群体的常见职业病。对此,该如何应对?

 

    慢性咽炎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1.病因治疗: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教师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2.慎用抗生素:慢性咽炎不是细菌感染,如果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不仅会产生抗药性,使作用降低,还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次感染。3.中医药治疗:中药治疗着重于治本,按辨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中医治疗咽炎需要分虚实,一般慢性咽炎虚症多于实症,常见的有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脾气虚弱、肾阳亏虚和气滞血瘀等症。市面上治疗咽炎的中成药多数是清热泻火、解毒利咽,对于虚症咽炎并不对症,勿要随意自行服用。4.整体、长期治疗:治疗慢性咽炎不能只治疗局部,应该治疗原发病或调整机体抗病能力。慢性咽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十天半月一蹴而能治愈的,更不能只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几天。一般治疗不少于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