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
2017年9月22—25日,美国理疗博士、著名针灸理论家和临床家冷三华医生受美国中医学院邀请,到明尼苏达为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解他的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这个对话系列《箕裘相继 后出转精》是巩昌镇博士和冷三华博士根据课后数次谈话整理而成。由于篇幅关系,将分为3期陆续推出。
巩昌镇:感谢冷博士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身来为我们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课。您建立了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我想首先从名字上来理清一下,为什么称为“逆向”?难道还会有“顺向”刺激疗法吗?
冷三华:首先感谢巩校长的邀请。取名“逆向”,不是为了与“顺向”对比。针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治疗效应,这已经有生物化学和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学两方面大量坚实的证据。针灸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的信号被传入到脑功能中枢,后者分析、整合信号后做出保护机体的决定,传出治疗性信号。这两个信号方向相反,所以称“逆向”。“逆向”概括了针灸治病机制的基本过程。
巩昌镇: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号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中枢,又是什么信号从脑功能中枢再传递出来,传递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呢?这些路径是直线传递还是九曲弯回?如果有弯回,那么在这些拐点有任何过程发生吗?这些路径与经络有关系吗?
冷三华: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区的信号多种多样,按来源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信号。体外信号很多,比如一年四季乃至一天昼夜昏晨的温度、湿度变化,花粉、草、灰尘等理化因子的变化,都可以通过皮肤、黏膜传入不同亚类的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体内信号也很多,比如O2、CO2、葡萄糖、缺血、PH值、过氧化物、ATP、呼吸、心跳、血压、体温、损伤等,可以通过体内不同亚类的传入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机械性、温度性、化学性信号。这些刺激信号都会转化成电信号,传到不同的脑功能区。从脑功能区传出的信号也是电信号,比如传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信号,沿着传出神经到达周围组织,调整机体的功能,起到治疗作用。传递的路径分为周围、中枢两部分。周围部分为周围神经,外连接皮、脉、筋、肉、骨五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等;中枢部分为上行或下行性神经束。这些路径不是直的,有上下折返。比如传入C神经在脊髓后脚附近上或下折返二至三个脊髓节段。折返过程中不同脊髓节段的C神经相互交织,可能因为位置排列在一起而产生连接联系,使它们连接的远端组织器官之间发生功能联系。这种功能联系与经络的远端功能联系有关。
巩昌镇:C神经网络模型是您针灸理论的基础。C神经网络模型突破了传统的环状模型和树状模型,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上。请冷博士详细介绍一下C神经网络模型。
冷三华:树状和环状经络模型都是功能模型,虽然两者的理论模型相互矛盾,但其核心都是远端器官组织之间具有功能联系,并以此指导针灸实践。我的理论用C神经及其联络的脑中枢、脏腑、五体(皮、脉、筋、肉、骨)、官窍整合这两个模型的事实部分,从功能和解剖相互应证的方式构建出C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针灸实践的各种事实和现象。
(1)根据电生理测定的速度数据,神经系统中C神经传导速度最慢,且在病理条件下其传导速度更慢。其速度与循经感传速度一致。神经经络学说中神经与循经感传速度不一致的难题迎刃而解。
(2)C神经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组织,因此没有假针刺的合适针刺部位。采用假针刺的循证医学研究数据为此提供了证据。皮肤分布有机械性C神经感受器,进皮浅刺的假针灸设计中,机械性传入C神经会被激活,其信号传入到脑功能中枢,脑功能中枢分析、整合信号后,传出治疗性信号,起到治疗作用。所以进皮假针刺设计并不是安慰作用,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刺治疗。皮肤还分布有轻触觉C神经感受器,不进皮肤的假针刺可以激活它,通过脑中枢产生治疗效应。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刺入皮肤的针刺的治疗结果与真针刺的治疗结果没有差异。
(3)机械性C神经传导慢痛,即酸、麻、胀、痛等感觉,称为得气。刺激机械性C神经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产生治疗效应。这可以解释 “气至而有效” 。
(4)C神经通路通往脑多个功能区,激活分布在针灸经穴、奇穴、阿是穴的C神经感受器,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通过脑中枢产生功能调节效应。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的经穴、奇穴、阿是穴都有局部治疗作用。
上一篇:潜在哪些健康隐患 防治遗传病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