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娟:潜心致学悟医道 传道授业树工匠

前不久,在黑龙江省总工会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女职工“四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一科副主任韩凤娟教授荣获“龙江巾帼工匠”荣誉称号。作为一个好医生,韩凤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作为一个好老师,她教出更多治病救人的好医生,这是韩凤娟执着、严谨、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

身兼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职责,让韩凤娟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双倍的荣耀感和责任感。这位年轻的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将工匠精神精发挥得淋漓尽致,研医技之“精”、恪守医德之“诚”、探寻教书育人之“道”,把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作为矢志不渝的职业追求,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中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赢得了患者和学生的爱戴。

精勤不倦学以致用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的“大医精诚”的价值观,被一代代中医人奉为圭臬,这也是韩凤娟时时要求自己恪守的职业精神。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来,韩凤娟接诊了数以万计的门诊患者,出诊时经常因为超时而延误了午休和下班时间。她的同事和学生们说,“不管一天之中有多少个患者、不管是碰到什么脾气秉性的患者,不管多么疲劳,韩老师总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平和,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在韩凤娟看来,一名中医医生必须要跟患者作充分的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细微感受,才能做出精确的诊断和精准的遣方用药。有时候,还要兼职心理医生,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因为中医理论认为,患者的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这也是治疗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有一位33岁的王女士,曾经妊娠6次均以失败告终。当第7次怀孕时,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韩凤娟。患者之前除了两次人工流产外,还经历了4次自然流产和胚胎停育。对王女士而言,第7次怀孕变得无比珍贵。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每次妊娠失败都给这个家带来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因此入院时患者情绪紧张,忧心忡忡,寡言少语。韩凤娟便跟学生们交代,对待这种疾病复杂的患者,要尤为关注,除了必要的用药治疗,情绪和心态也是妊娠成功必不可少的。韩凤娟每天除了早晚例行查房,路过病房的时候总会去多看她一眼,跟她聊天排解紧张情绪,讲一些妊娠的相关知识,让她了解怀孕这个过程,并且不要惧怕。慢慢地,不仅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连家属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家属每天开始主动给韩凤娟一些反馈,比如患者最近食欲好了,或是晚上睡眠有改善了等。在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下,患者八周时的胚胎发育及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乐观的情绪也带动着患者为新入院的病友传授经验,分享成果,开导其他情绪紧张的患者。得知在超声检查中看到了胎心后,家属专程拿来了家乡的土特产送给韩凤娟以表感激之情。看到患者和家属脸上洋溢的笑容,韩凤娟心中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敬畏。

如今,韩凤娟成为知名专家,走上医院重点科室的领导岗位,但不管工作有多忙,她每天仍雷打不动地坚持做到早晚两次查房,细心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及处置。她说:“这样做,除了给患者以信心和鼓励,也是因为我必须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置情况等细节,才能保证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

传承创新攻坚克难

近年来,韩凤娟致力于妇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她提出肾精不足是卵巢肿瘤发生根本原因的观点,拓展了中药复方在卵巢肿瘤领域的应用,通过“消癥散结、扶正固本法”对卵巢肿瘤的调控机制研究,达到中药复方在卵巢癌领域的综合治疗目的。众所周知,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放、化疗对患者自身来说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治疗过程。而对于62岁的李女士来说,无心之中选择的中药治疗则给生命带来了希望,给生活带去了尊严。

2012年,李女士诊断出卵巢癌,在西医医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一直进行化疗辅助治疗。虽然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但化疗的过程却让她无比痛苦,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然而2015年她再次检查出盆腔实性包块,穿刺病理为恶性,考虑为卵巢癌复发。回想起化疗所带来的痛苦让她产生了恐惧,患者家属却坚持让患者行化疗治疗。不巧的是李女士出现铂类耐药,不得不更换费用较高的药物接受治疗,昂贵的费用使患者想要放弃。无意间她听病友介绍,知道了韩凤娟。一开始她还半信半疑,但出于对生命的渴望她选择再尝试一次。在了解李女士的病情后,韩凤娟运用中药疗法,给予理冲生髓饮加减,如此持续半年的中药治疗。半年后复查发现瘤体已经有所缩小,李女士的身体状况也有明显好转,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