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寿不生气 长寿秘诀
百岁赵妹常喝早茶
家住广州市越秀区旧仓巷的 赵妹,刚刚过了十月初四生日,今 年她已经10l岁了。当有人拜访她 时,她都会亲自迎接,行动依然利 索。
赵妹出生在广州玉子巷。一直 在广州生活的她,退体前是广州市 旧仓巷所属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委 员会自保会的副主管,几十年为街 道居民常常起早贪黑地工作着。
赵妹有5个儿女,三子两女, 现在已经是四代同堂了。赵妹现在 与小女儿同住。五年前赵妹中风 后,右边身体就不大灵活,日常的 生活还是可以自理,但洗澡就要家 人帮忙。同时,家人也担心赵妹独 处时有滑倒的风险。
赵妹的身体很不错,除了血压 有点高,每天要吃一次药外,没有 其他慢性疾病。有点老花眼的她, 听力很好,思维也很清晰。要问她 平时有什么爱好,她笑言她每天一 定要去饮早茶,家人风雨不改地陪 同,每次点一碗粥,一碟萝卜糕就 满足了。从早上八点多吃到十点, 接着推着轮椅去隔壁的城隍庙广 场与老朋友聊天。问及能行走为啥 要用轮椅,赵妹回答:“轮椅有靠 背,坐得舒服。”谈及赵妹的长寿秘 诀,她坦言,应该是作息时间有规 律,喜欢吃鱼,特别是鱼头,不喜欢 吃肉,平时吃饭只吃半饱,生活无 忧无愁。 李东旭
自静其心 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特别强 调养心调神,并将其 列为养生第一要务。 近年来,生理学研究 证实,人在静心之后, 大脑中枢又回复到儿 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 态,也就是人的衰老 生化指标得到了某种 “逆转”。
道家创始人老子,善于清静养生,提 倡“敛虚极,守静笃”的梢神境界,要求静 心养神,摒弃杂念,追求恬淡闲适、平和安 静、洒脱超然的自在意境。
“自静其心”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 心无妄用。《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 “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突出强调 了“志闲而少欲”、清静养神的重要性。后 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 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 展。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万 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然而心神之静,不 是提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指精神 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古人云:“人能 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代的曹庭栋在总 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即指出“心不 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 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 也”。正常用心,能“思索求知”,对养神健 脑会大有益处;唯“不时御神”,心动太过, 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不利于身 心健康。
“自静其心”要善于 休息。休息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安静的休息, 使整个大脑彻底休息, 进入睡眠或闭目养神, 在心神过度疲劳的情况 下,这种彻底静息是有 益的。另一种是活动性 休息,即参加文体活动, 使大脑不同的神经元通路网络轮流兴奋 和开放,从而使疲劳的那部分得到休息, 这是比较积极的休息。运动时大脑还会随 之兴奋,脑血管微微扩张,脑细胞活跃度 增强,令头脑清晰,心情舒畅,浑身充满活 力,心理压力和烦躁烟消云散。文体活动 不仅可以消除脑的疲劳,还能增强心血管 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 力,这些不是睡眠或闭目养神所能代替 的。“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句耳熟能 详的箴言其实含有很深的养生道理。
“自静其心”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安 静的环境可以减少外界对大脑的刺激和 干扰。现代社会的疗养院也多选风景名胜 区,就是为了是受众从环境之静中求得心 灵之安静。
总之,“不欲以静”,去躁离烦,方得养 生之真谛!让我们记住清代尤乘的《寿世 青编》中的一句话:“人多烦我少记,人悸 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 药。” 罗荣宾
百 岁寿 星 从 不 生 气
田常氏今年104岁,1910 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村里, 后随丈夫带着大女儿和婆婆一 起来到哈尔滨生活。
“我母亲的脾气可真是一 般人学不来的,一辈子没和谁 生过气。”田常氏的小女儿田宝 君说,老人的好脾气在街坊邻 居间都已经传开了。“现在我妈 在家呆着,也经常会有老邻居 来串门,和我妈唠嗑,虽然我听 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但是在厨 房就能听见她们‘哈哈’乐的声 音。”
一周两顿红烧肉 吃了二 十多年
“你别看我妈没剩几颗牙, 但还最爱吃红烧肉呢,尤其是 肥肉和肉皮。”田宝君说,自打她们一 家子从平房搬到了楼上,老人就隔三 差五地让她做红烧肉,从1990年开 始,基本上一周必须两顿红烧肉,一直 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家里的肉 没剩多少了,我就寻思在肉里放些土 豆。肉刚端上来,我妈就把肉全挑吃 了,剩下的都是土豆。老太太发话了 ‘我不吃土豆’。”从那以后她做红烧肉 再也不敢放土豆了。
老人眼神好能做针线活
田常氏做针线活儿也是一把好 手。“我这都是第二次求田大娘帮我给 孩子做小被子了。你就说穿针这事儿 吧,我半天都穿不上,人家老太太一穿 一个准。”前来找田常氏给自己小孙子 做被子,这能讨个吉利。
“呆着也是呆着,没事缝点东西挺 好的,还有意思点。”田常氏笑着说。 陆祥林
家住广州市越秀区旧仓巷的 赵妹,刚刚过了十月初四生日,今 年她已经10l岁了。当有人拜访她 时,她都会亲自迎接,行动依然利 索。
赵妹出生在广州玉子巷。一直 在广州生活的她,退体前是广州市 旧仓巷所属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委 员会自保会的副主管,几十年为街 道居民常常起早贪黑地工作着。
赵妹有5个儿女,三子两女, 现在已经是四代同堂了。赵妹现在 与小女儿同住。五年前赵妹中风 后,右边身体就不大灵活,日常的 生活还是可以自理,但洗澡就要家 人帮忙。同时,家人也担心赵妹独 处时有滑倒的风险。
赵妹的身体很不错,除了血压 有点高,每天要吃一次药外,没有 其他慢性疾病。有点老花眼的她, 听力很好,思维也很清晰。要问她 平时有什么爱好,她笑言她每天一 定要去饮早茶,家人风雨不改地陪 同,每次点一碗粥,一碟萝卜糕就 满足了。从早上八点多吃到十点, 接着推着轮椅去隔壁的城隍庙广 场与老朋友聊天。问及能行走为啥 要用轮椅,赵妹回答:“轮椅有靠 背,坐得舒服。”谈及赵妹的长寿秘 诀,她坦言,应该是作息时间有规 律,喜欢吃鱼,特别是鱼头,不喜欢 吃肉,平时吃饭只吃半饱,生活无 忧无愁。 李东旭
自静其心 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特别强 调养心调神,并将其 列为养生第一要务。 近年来,生理学研究 证实,人在静心之后, 大脑中枢又回复到儿 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 态,也就是人的衰老 生化指标得到了某种 “逆转”。
道家创始人老子,善于清静养生,提 倡“敛虚极,守静笃”的梢神境界,要求静 心养神,摒弃杂念,追求恬淡闲适、平和安 静、洒脱超然的自在意境。
“自静其心”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 心无妄用。《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 “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突出强调 了“志闲而少欲”、清静养神的重要性。后 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 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 展。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万 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然而心神之静,不 是提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指精神 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古人云:“人能 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代的曹庭栋在总 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即指出“心不 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 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 也”。正常用心,能“思索求知”,对养神健 脑会大有益处;唯“不时御神”,心动太过, 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不利于身 心健康。
“自静其心”要善于 休息。休息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安静的休息, 使整个大脑彻底休息, 进入睡眠或闭目养神, 在心神过度疲劳的情况 下,这种彻底静息是有 益的。另一种是活动性 休息,即参加文体活动, 使大脑不同的神经元通路网络轮流兴奋 和开放,从而使疲劳的那部分得到休息, 这是比较积极的休息。运动时大脑还会随 之兴奋,脑血管微微扩张,脑细胞活跃度 增强,令头脑清晰,心情舒畅,浑身充满活 力,心理压力和烦躁烟消云散。文体活动 不仅可以消除脑的疲劳,还能增强心血管 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 力,这些不是睡眠或闭目养神所能代替 的。“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句耳熟能 详的箴言其实含有很深的养生道理。
“自静其心”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安 静的环境可以减少外界对大脑的刺激和 干扰。现代社会的疗养院也多选风景名胜 区,就是为了是受众从环境之静中求得心 灵之安静。
总之,“不欲以静”,去躁离烦,方得养 生之真谛!让我们记住清代尤乘的《寿世 青编》中的一句话:“人多烦我少记,人悸 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 药。” 罗荣宾
百 岁寿 星 从 不 生 气
田常氏今年104岁,1910 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村里, 后随丈夫带着大女儿和婆婆一 起来到哈尔滨生活。
“我母亲的脾气可真是一 般人学不来的,一辈子没和谁 生过气。”田常氏的小女儿田宝 君说,老人的好脾气在街坊邻 居间都已经传开了。“现在我妈 在家呆着,也经常会有老邻居 来串门,和我妈唠嗑,虽然我听 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但是在厨 房就能听见她们‘哈哈’乐的声 音。”
一周两顿红烧肉 吃了二 十多年
“你别看我妈没剩几颗牙, 但还最爱吃红烧肉呢,尤其是 肥肉和肉皮。”田宝君说,自打她们一 家子从平房搬到了楼上,老人就隔三 差五地让她做红烧肉,从1990年开 始,基本上一周必须两顿红烧肉,一直 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家里的肉 没剩多少了,我就寻思在肉里放些土 豆。肉刚端上来,我妈就把肉全挑吃 了,剩下的都是土豆。老太太发话了 ‘我不吃土豆’。”从那以后她做红烧肉 再也不敢放土豆了。
老人眼神好能做针线活
田常氏做针线活儿也是一把好 手。“我这都是第二次求田大娘帮我给 孩子做小被子了。你就说穿针这事儿 吧,我半天都穿不上,人家老太太一穿 一个准。”前来找田常氏给自己小孙子 做被子,这能讨个吉利。
“呆着也是呆着,没事缝点东西挺 好的,还有意思点。”田常氏笑着说。 陆祥林
上一篇:冬季运动处方 进式平衡训练
下一篇:身体虚寒的女性,春季喝红糖姜茶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