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的臭与不臭 反映健康问题
我们说话、吃饭时会吞下一部分气体(大多是空气),其中含有大量我们不能吸收的成分,这些气体需要通过“打嗝”或者“放屁”的方式排出体外。还有,我们吃的食物,在体内被细菌分解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它们会通过呼吸系统或者肛门排出体外。
如果一天能放5~10个屁,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当天吃的薯类食品较多,屁的数量可能会多达20个。一天放500毫升至2升的屁都属于正常现象,且放屁的数量不分男女,都是一样的。500毫升(一个矿泉水瓶的量)的屁大约是50个屁。
吃淀粉、蛋白质易“产气”
淀粉类食物 比如,马铃薯、地瓜,它们当中含有多糖、果糖等物质,无法直接被消化,只能通过体内的细菌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没有特别味道,会在消化之后通过呼吸系统或肛门排出体外。
蛋白质类食物 比如,瘦肉、鱼虾、鸡蛋等,过多的蛋白质不能得到吸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脂肪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臭鸡蛋味”的气体,此时的屁会比较的臭。
有的人由于排气量小,自己感觉不放屁;有的人确实不排气。这就要分两种情况处理了。
原因一 如果您的排气量小,自己没有在意,所以产生“不排气”的错觉,这您就不用担心了。
原因二 如果确实不排气,同时伴随肚子胀、三天以上不排便的症状,就需要警惕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肠道中出现了肠梗阻(简单理解:肠道中长了东西堵住了;肠道扭了所以堵住了;吃了某些特殊食物导致肠道运动受到障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屁的臭与不臭与所吃食物有关
根据亚洲人的饮食,一般将淀粉类食品作为主食(吃的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身体通过对淀粉的消化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排气时,气团较大,所以排出时会比较响,但是二氧化碳是无味的,所以形成了不臭的“响屁”。
而饮食中肉类、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过多时,产生的气体量少,排出体外时,气团较小,但是分解这些食品产生的气体多为二氧化硫、脂肪酸一类,比较臭,所以形成了不响的“臭屁”。
过臭的屁反映健康出了问题
如果符合常规现象的臭,比如当天吃了很多瘦肉,放了臭屁,就没事。但如果饮食很清淡却放臭屁,则需要引起注意,有可能肠道中长了肿瘤或息肉。这些肿瘤、息肉的脱落,会使屁产生腐肉类的气味。
不同“屁臭”代表不同疾病
臭鸡蛋味 来源于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硫化氢。如果出现这样的屁,您可以回想当天的饮食中是否含有过多的瘦肉。
腐肉味 来源于分解脂肪类物质产生的腐败脂肪酸。如果出现这样的屁,您可以回想当天的饮食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肥肉。如果素食主义者放了这种屁,就有可能是肠道中长了肿瘤或者息肉,在它们脱落之后产生了腐肉味的气体。
腥臭味 来源于食用的血制品产生的血腥味气体,或消化道出现了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需要在排便过程中感受屁的气味,并在排便之后观察大便的情况。如果屁的腥臭味过重,同时大便中带血,则很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温馨提示
很多人不愿做肠镜检查,初期检查多是通过检查大便进行筛查的。您可以连续三天带着晨便去医院化验,通过初期的筛查来决定是否后期需要肠镜检查。
上一篇:慢性病高发的秋季注重调养
下一篇:六度彼岸 修炼身心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