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树立对中医瑰宝的自信
外国中医人看中国中医事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后胡碧玲女士
她从遥远的国度专程来中国学中医达二十多年之久;她对中国中医文化深爱不移;她希望中医有更多中国人来传承,发扬广大;她更渴望真正的中医能后继有人,健康发展!
她就是中医界泰斗邓铁涛先生的博士后弟子--广州中医药大学胡碧玲(英文名:Brenda Hood)女士。
在中国社科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的引领下,我们如约见到了胡碧玲女士。
热情直爽的胡碧玲女士快人快语,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中医人对我国中医关注的热情,又了解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国人深思的问题。
不仅增添了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激发了我们对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呼唤:中国人要树立对中医瑰宝的自信
从1987年就因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医而来到中国,边学习边工作的胡碧玲女士说,中医太伟大了。
她从小就喜欢中医,在加拿大大学还未毕业时,就决定要来中国学习中医、学习中文,从未改变。
来到中国后,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学习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医文化和中医哲学,了解了历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史。
但是也看到了在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里,人们对信仰的一种缺失: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前人成就的失敬。
她博学的知识让人羡慕,她流利的中文更让人敬佩。
她指出: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珍贵的瑰宝,可在她周围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中却有许多人一知半解,信心不足。
对于目前有人主张我们应该做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作,她直白地说,其实这不是中国人应该做的,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已的东西有信心,中国的传统文明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哪里?
虽然完全照搬传统已不现实,但中医现代化实际上首先还是个传承的问题。中国人只需要更多地把中医本质的东西学好,做好,做到位,那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
至于翻译、介绍中医药这样的事更多地应该是外国人来做,因为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过关,语言也不过关。
如果中国人都坚信,世界范围内中医就是治疗疾病最好的东西,并且能把中医很好地传承发扬,无论从哪方面解释也好,应用也好,中国人都对自已传统的东西认识到了其宝贵的价值,都承认了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那么,外国人谁认为中医药好,那就应该由他们自已来完成中医药“国际化”的工作。她觉得如果需要,他们自会想办法把中医药变成自已有用的东西来学习使用。
提醒:中国人要静心研习中医
胡碧玲女士很真诚地说,作为中国人,现在迫切需要静下心来研习中医。
中国中医文化生生不息,几千年来服务于世人,是集大成的科学,尤其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典籍为我们今天学习中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财富,都需要爱好中医药的民众及中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去用心、静心地学习、临床实践。
但现在很多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浮燥,对负面的东西好像挺感兴趣。
学习和做事都不愿意下功夫,对传统文明和文化理解得少、埋怨得多,不接受传统的思考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面临失传,还不用说中医。
中医是这些危机当中的其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而已。如一些学生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就认为太难了,古文太难理解,更不愿去记诵了。据说中医博士生通读过《黄帝内经》的不到10%,但愿不要是这样。
其实近百年来,中国崇洋媚外的情结好像很严重,引进的好多国外科技,实际只是产品,而不是文化。
如手机、电脑及医疗器械等,实际上是吸收物质层面的东西更多,许多学到的只是皮毛,却丢失了自已最宝贵的东西,比如忽视了中医文化的精髓。
作为中国人应该看到,为什么现在外国关注中医的人多了?因为中国文化外国人很多是看不明白,也学不到点子上的,或者说连看都没看到。
目前可以说西方对中医的接受程度比中国还要高。为什么?因为他们看重疗效,理论不理论的他不管,他就看你实质的疗效。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颠倒过来的现象:洋人开始重视中国的东西了,中国人才开始重视。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静心地去研习中医,这需要过程,需要刻苦的钻研,需要用心地总结传承,需要不断地突破创新。
上一篇:高兴过度也伤心神
下一篇:专家:放血疗法一般不选颈前部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