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伯雄 传承至今的孟河学派创始人
费伯雄,江苏孟河镇人,是传承至今的孟河学派创始人。《清史稿》有云:“清末江南诸医,柏雄最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费伯雄几乎为所有的清末名人都治过病,从江南督帅向荣、两朝帝师翁同龢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等,不仅是当朝大臣,据史料记载他还曾治好过道光帝的失音症和皇太后的肺疾。
在被道光帝两次嘉奖,并称其为“活国手”后,费伯雄的医名也随之响遍神州大地,据说每日来孟河水乡求医治病的船都能把河道塞满。虽然红极一时,费伯雄却依然不忘初心,治病做人都讲究要回归醇正。
“醇”,就是用药醇,即用药要“在义理之得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当时的医学界崇尚“炫异标新”,不管病人得了什么病,医生们总是喜欢开一些偏僻的药方和新奇的药材,以此来加快病人治疗的进程并显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其实这种方法很少能治好病,通常情况下只会加重病人负担,若是再遇上庸医不知药性胡乱开方,病人就危在旦夕了。费伯雄将这种追求奇效的行为痛斥为“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他在《医醇剩义·自序》中写道:“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他又补充道,平淡之法并不是不变之方,而是要用切合实际,针对不同病因,灵机应变,方能显效。
“正”,就是医风正。面对当时医学界急功近利的风气,费伯雄大声疾呼:“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行医治病要换位思考,怕后世忘记,他就又在所写的《医方论·自序》中重申了这一点,“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利心淡则良心现,良心现则畏心生。”
现在来看,费伯雄的醇正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医生们在治病救人时要守住本心,不忘初心,担起救死扶伤的重责。(湖北 田一笑)
上一篇: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
下一篇:邱晓琼:“飞针走穴”解病痛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