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针刺疗法能治哪些病
冬养三九补品旺,
夏治三伏行针忙。
一年中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应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冬病夏治中的针灸疗法有详尽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大致意思是,一年分四季,四季有阴阳之分,这是万物的本源。春夏季节宜调养体内的阳气,而到了秋冬季节滋养体内的阴精,以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
“冬病夏治”的含义
“冬病夏治”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择时而治,选择在“三伏”节气,即气温最高、阳气旺盛之时进行治疗。此时,人体肌表毛孔开泄、经气旺盛,针灸治疗时较易激发经气,产生针感,从而提高疗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另一方面则是择病而治,狭义而言,“冬病”是指冬季易发作或加重,发病率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冻疮等;广义而言,则包括虚证、寒证,如平素体虚、畏寒、容易反复感冒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因寒、因冷而加重或诱发的其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症、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荨麻疹等,也很适合在三伏天进行治疗。
夏日针刺疗法能治哪些病?
1F
温针疗法可治虚寒
所谓温针疗法,最初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又被称为“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灸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到穴位,针尾再加艾草燃烧。温针疗法不仅能加强血气运行、疏通经络、驱除淤滞之邪,还能助气运行,起到温阳补益的作用。
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寒证、虚证,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慢性颈肩腰背疼痛、肌肤冷痛及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都能通过温针疗法得到改善。
除了温针疗法,隔物灸疗法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所谓隔物灸,是指在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蒜片、食盐末,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上施灸。隔物灸疗法既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又能散寒之痛,最适合畏寒、反复感冒等寒性疾病的治疗。
隔物灸疗法
2F
穴位埋线调节机体
所谓穴位埋线疗法,是指用羊肠线等植入穴位,进而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其机理是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液化、吸收过程中产生刺激的信息和能量,并经过经络传入体内。
穴位埋线疗法
这种疗法会形成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并通过神经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热气当集,此为补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寒性脏腑疾病或寒性疼痛性疾病,适宜针刺后长时间进行留针,这样体内的热气便会聚集在经穴,具有补益作用。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病滞则久留针”,说的就是针刺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延时出针。临床研究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适用于多系统疾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更好。
3F
转凉之后可解秋困
与其他冬病夏治疗法一样,针刺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夏季七月至九月进行,尤以三伏天为佳。 针刺治疗每次约15至20分钟,一周两至三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病史较长或病程较为顽固的,可适当增加治疗次数。治疗后,患者应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将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一般治疗三四个小时后方可淋浴。
立秋前后,人从透支能量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许多人会因为身体能量消耗过多,出现疲劳、困乏等状况,严重的更会影响正常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困”。
此时若进行针灸疗法,也可帮助人体调节精气及阴阳平衡,最终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生活中一些急性病症还需紧急应对,不要盲目追求冬病夏治而耽误时机。
上一篇:早上花十分钟锻炼养生
下一篇:防罹春夏之交的季节疾病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