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老人家长寿的秘诀
一、宽心之乐。常言道,富贵人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老母一生心态非常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强烈的欲望,几十年虽然大多数在贫困中生活但却始终如一地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就是后来生活好了也是遇富不惊,既没有大喜大怒,又从不悲观失望,即便一时生气,转眼之间就烟消云散,从不把气压在心里。
二、不闻之乐。很少收集、打听、干预、甚至不过问儿女子孙小家庭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不寻烦恼,又可以不因碎嘴子、嚼舌传话而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无意中也起到放手子女自立、自奋、自强、自成才的作用。
三、自谦之乐。从不在外人面前显示表白自家的优势。对邻里不燥不狂,谦和待人。既不嫉人富,又不嫌人贫。不论是在那里居住都和周围关系相处很好。反过来换取邻里的和善,也使个人自得其乐。
四、知足之乐。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和奢望,正如常言所道,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对任何事情都没有非分之想。在她的言谈话语中从未有过不满足的时候。
五、家务之乐。以做饭、洗碗、缝补衣服,操持家务为快。老人家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几乎没有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几十年都是在家务活儿中度过的,都是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可以说是劳动的一生、辛苦的一生,但也是快乐的一生,因为她把劳动、做家务活儿看作是快乐的事情。
六、活动之乐。老母虽然不会打太极拳、不会成套的锻炼方式,但并不是不注意活动身体,她老人家经常在睡觉前抻胳膊抻腿,活动筋骨,这对于她的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
七、抚子之乐。老人家一生都是在抚养儿女和子孙中度过的。本来自己亲生并抚养教育9个孩子已经够辛苦劳累的了,但还为几乎所有的子女带过孩子,对此她并未当作沉重的负担,而是当作一种天伦之乐。特别是她把教孩子写字、给孩子讲故事当作最大的乐趣。这样,她感到充实。因而,在抚养子孙付出操劳和辛苦的同时,老人家还享受了“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子孙戏柳荫”的情趣。
八、视读之乐。老母有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她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年轻好学,并通过自学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她读过的书籍无计其数。90岁高龄仍能读书、认字,甚至拿起毛笔写字。她另一个嗜好是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耳朵聋了情况下也不放弃看电视。俗话说,天下万事万物,一切奇见奇闻莫不备载于书。老母读书中能够诵其语,看电视中能够思其意,并可以流畅地表达,向子孙们讲述。这对于开阔她的视野和胸怀、陶冶她的情操和教育子孙成才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九、赏花之乐。虽然老母未游览过很多名川大山,但对生活身边微小的乐趣却很在意,从中自得其乐,老人家有栽种花草的习惯,利用屋前的小院子,在里边种上姻粉豆、喇叭花、鸡冠花、扫埽梅等草花,既锻炼了身体又从中获得快乐,就是到了年岁大了也有种花、养花、赏花、养鱼的习惯,直到今天,年近九旬仍然关心她那几盆花。
十、养生之乐。老母虽然这方面没有成形的经验之谈,但也有独到之处。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应时饭顿,少荤多素,少盐多醋,戒烟、戒酒,爱吃生姜和大蒜,无偏食忌口,在生活好了的情况下更注意膳食的搭配,但从不暴饮暴食。(山东 郭庆伟)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