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亟需三自立身
□ 徐建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中医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真正建功立业,为广大民众的康宁造福,应该是中医药人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责任。中医药人如何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我认为亟需中医文化“三自”立身,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尊。
首先,必须具有中医文化的自觉。就全国范围而言,所有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在思想、心理和情感方面具备中医文化的意识、觉悟和情怀。这三方面就集中体现了中医文化的自觉。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在广大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尚有不少人是缺乏中医文化自觉的。例如,许多中医医院的院徽设计中根本就没有中医文化的元素。因此,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应当而且必须引起我们全体中医药人的广泛关注和切实重视。要真正从心灵深处释放出中医文化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自觉自然地表现出中医文化的觉悟,并且具备中医文化的修养,从而表达出中医文化的浓厚情怀。
其次,必须具有中医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与增强民族自信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中医药人必须具有对中医文化的信心、信念和信仰。要切实提振中医药人的精气神,努力形成对中医药的基本共识。作为中医药人首先要认识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迄今为止依然富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经典代表。对此,要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由衷认可、充分认知和广泛认同。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自然建立起对中医文化的自信。我们不仅要有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信心,更要深信中医药能够解决当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和养生保健问题。我们中医药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信心、信念和信仰,那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我们身上的中医文化自信。
最后,必须具有中医药文化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对中医药发自内心的尊敬、尊重和尊严。我们要情出于心地挚爱中医药、学习中医药、研究中医药并且运用中医药。在维护、提升和推广中医药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妥善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承维护好中医药,是我们进一步弘扬发展中医药的先决条件和必备基础。如果没有这个首要前提,那么弘扬发展中医药就会沦为一句空话,无源之水无法奔流不息,无根之木也无法蓬勃向上。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确意识到,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中医药走向明天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弘扬发展中医药又是继承中医药的最佳途径和最好方式。如果没有弘扬发展,中医药就会失去活力、丧失生机。故而,只有科学处理好继承维护和弘扬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要在中医药自身进步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做好,中医药才能迎来兴旺发达、万紫千红的春天。如此,我们才能“前不负先贤,后无愧来者”。(徐建云)
来源:中国中医报
上一篇:中医药标准化形成普惠式发展
下一篇:身上不同部位长痘是什么原因?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