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动漫给孩子播下“中医的种子”
日前,中国首部中医药题材动画片《本草药灵》新闻发布会暨产业合作签约仪式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本草药灵》项目已列入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扶持项目、广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国家广电总局动漫“中国风”项目。
中医药是我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无论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指导意义,由此成了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必读必修的教学内容。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经典中医药著作,基本是文言文,中医术语也仅为中医人士知晓,其他社会人士理解肯定囫囵吞枣,更谈不上让中小学生掌握了。学生们没有合适的途径了解中医经典及其防病治病的方法,又怎么能够认识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呢?
现在,广东省率先推出中国首部中医药题材动画片《本草药灵》,让原本高深难懂的中医药知识,通过动画片这样极富新鲜感的形式满足了小朋友的需求。用动画片来传播中医药文化,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趣味性强,中医药科普知识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亲近感,更有利于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
这是一个知识更新、传播手段不断变化的年代,中医药宣传也要与时俱进,大家都应该学一学广东的有益尝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动漫、微电影等形式,让传统的中医药经典著作不再深奥难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动画片能一下子吸引小朋友的眼球,从而促使其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喜欢中医药,自小就在心田里种下“中医的种子”,长大后就能投身立下志愿的中医药事业,让中医药后继有人。
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动画、动漫片“横空出世”,在中小学生中播下“中医的种子”。(杨玉明)
基层需选拔更多“名中医”
□ 严国进 江苏省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院中医队伍中,“名中医”还比较少,这很不利于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
随着医改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如何进一步扩大城乡卫生服务的内涵?如何让基层中医诊疗保健服务水平更高,基层中医更有吸引力并有章可循?如何对基层中医服务工作及履行协议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表彰奖励?
为做好基层中医诊疗工作,各地都要以培养名中医为抓手,制定出台基层名中医评选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动态考核奖励等规章制度,对符合条件者,采取高薪聘用,实行“优者上,劣者下”的竞争机制,以充分调动基层中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告知群众本辖区基层名中医基本情况,让城乡居民知晓,给他们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
每个基层医院还应选拔合适的“准基层名中医”作为培养对象,形成“手把手、一对一、老带青”的“基层名中医”培养机制。不妨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模拟演练等方法开展培训,让更多的基层中医更好地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慢病管理、合理用药、团队协作、医患沟通技巧、临终关怀服务等中医理论及实践技能,从而让基层名中医脱颖而出。(严国进)
上一篇:所谓“空调”病 预防有招
下一篇:在想象中发现心理隐疾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