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抗衰老存在的三个误区

目前在社会上,对于中医药养生抗衰老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盲目进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各种中药或补品来养生抗衰老。事实上,并非人人需进补。古方中医比喻说进补像给花浇水施肥,花不同法不同。且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也是如此,缺时当然需要补,但是补过了头,超过了“度”,就过犹不及了。同时补并不是简单地往身体里加,有时须以通为补。

误区二:贪贵求奇。有些有经济能力的人士,认为什么贵、珍奇,就一定是好的,于是千方百计搞来服用。专家并不认可此举。中医讲究平衡,这也是养生进补的一大原则。所以,进补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身体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以虫草为例,它基本用于平补,但身体如果不是虚证,就不必用虫草。有的人可能需要清火泻火,此时用虫草就起了反作用。因此,进补主要还是看虚不虚,虚在何处,虚之程度。总的来说,进补要遵循“填精髓,养气血,调脏腑,固本元”的原则。

误区三:单纯靠补。当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锻炼等原因,很多青壮年人士出现了“早衰”。有些人过度依赖进补,认为吃了补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古方中医认为,中医药养生抗衰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健康、全面均衡饮食以及积极的锻炼等都非常重要,进补必须与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