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 健康隐形杀手 小孩打呼噜

打呼噜,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有些人会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一个隐形杀手,是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打呼噜期间伴有反复的呼吸停止,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反复觉醒,引起血液内氧含量降低,造成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慢性缺氧,这时候打呼噜就不是正常现象了,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长期的慢性缺氧,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发作,更严重的夜间呼吸停止时间过长,可发生猝死。已证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此类打呼噜又被称为“恶性打鼾”。

 

打呼噜的原因 上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塌陷都可以导致鼾症的发生。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弯曲、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可以引起鼻腔狭窄,鼻咽平面堵塞;咽部扁桃体的肥大增生、舌根肥厚也可以引起气流的堵塞;颌面骨发育不良造成小下巴,先天发育问题如腭裂等;还有儿童的腺样体增生肥大,都可造成气流受限甚至气流停止,引起打呼噜及呼吸暂停。

 

恶性打鼾患者可有白天和夜间两种症状,夜间表现为张口呼吸、鼾声不断,由于夜间反复呼吸停止可引起憋醒、心跳加快、心慌、出冷汗、口干等症状;白天症状为晨起头痛、头晕、睡不醒,常常感到困倦,看书、看电视、开会,甚至开车时都会出现打瞌睡的情况,还可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儿童打鼾如长期张口呼吸可造成颌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等。

 

筛查是良性打鼾还是恶性打鼾,可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诊断此类疾病的“金标准”。

 

打呼噜要及时治疗 首先要考虑患者打呼噜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主诉,对日间工作生活的影响,是否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等慢性疾病。国际标准推荐,如患者只有打呼噜,不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或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15次/小时,不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不伴有白天嗜睡的情况,可嘱患者减肥、侧卧睡眠,改善上呼吸道通气,并定期随诊;当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15次/小时,即使不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也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以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张玉焕)

 

睡觉“打呼噜”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司空见惯的事了,也因此不被老百姓甚至是医务人员重视。而儿童打呼噜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就更容易被家长们忽视。其实,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小小的“呼噜”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由于儿童尚处在身体发育的特殊阶段,打呼噜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损害。那么,“打呼噜”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打呼噜会让孩子变丑

 

“打呼噜”时孩子是张口呼吸的,而我们人体正常的呼吸模式是经鼻呼吸。当出现张口呼吸时,经鼻呼吸就会减弱或消失,而缺少了气流“刺激”的鼻腔就会出现发育迟缓,造成鼻腔内的空间减小,从而进一步增加经口呼吸的比例,甚至出现白天不睡觉时也张口呼吸的现象。与此同时,长期的经口呼吸会造成口腔发育的异常,出现口腔顶部(也就是鼻腔底部)高拱,口腔顶的高拱会造成口腔左右径的减小,进一步造成牙床面积的减小,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牙前突等表现。此外,长期的张口呼吸还会造成下颌发育不良,出现下颌窄小、后缩等表现。上述一系列的改变,最终会造成孩子面型发育的异常,影响孩子一生的容颜。

 

打呼噜会危害孩子智力

 

严重的“打呼噜”会造成呼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降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旦打呼噜到了这种程度,其危害就更大了。大家知道,我们人体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氧气,一旦出现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减低,就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大脑作为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在低氧损害中是首当其冲的。研究证实,低氧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的延迟,出现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多项调查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较普通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较差。此外,打呼噜带来的低氧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来自台湾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大约有40%~50%的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会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当然,除了神经系统会受到低氧的损害外,身体的其他器官也难逃低氧的损害,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夜间尿床等。总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孩子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打呼噜会影响孩子嗅觉和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