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界的一面旗帜
人物介绍:孟和,蒙古族,1933年生,辽宁人,著名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创伤研究室及生物力学研究室创始人、著名矫形骨科专家、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骨伤外固定学会理事长,是中国骨科有原创贡献的三位大家之一,是我国骨科外固定器疗法和骨科生物力学的倡导者和开创者,被誉为“骨科圣手”。
云蒙低沉,草木含悲,苍天流泪,大地悲鸣。
我的恩师孟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6日驾鹤西去,享年86岁。他的逝世,是中西医结合骨伤事业的重大损失,他为中西医结合骨伤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作为一名聆听孟和教授教诲20余年的弟子,得知孟和教授逝世的噩耗后,我难抑悲痛的泪水,心中感到无限空寂!
孟和逝世后,他的同事、学生、患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孟和为医深受广大患者的尊敬和爱戴;上通灵素、下晓诸子百家;为师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国内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医药卫生界的学术骨干。孟和一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企盼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他辛勤耕耘、诲人不倦,把毕生的智慧与精力无私奉献给了中西医结合骨伤和人民健康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忠诚誓言,可敬可佩,不愧为“中西医结合骨伤界的一面旗帜” !
勤求博采 传承创新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孟和在传承实践“大医精诚”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退而不休,老骥伏枥,50余年来,在临床一线不辞辛苦而又平凡地工作着,正是这种平凡的坚持,才显得尤为珍贵和伟大,不愧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界的一代名师、名医。
孟和早年曾读私塾,1947年起先后就读于蒙藏学校、北京二中和北京三十五中。后立志从医,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师从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陶甫、尚天裕教授。1970年调入天津医科大学二附院任骨科主任。1976年借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骨关节损伤学习班任教,负责创伤骨科的临床和教学,并参与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当年恰逢唐山大地震,大批伤员急需搬运、抢救和治疗,孟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与生物力学研究,发明了以机械牵引替代重力牵引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骨外固定器——孟氏骨折复位固定器,并最终形成了孟氏疗法,获得了多项国家及国际成果奖励。孟和依据其“坚挺微创,中西合参”的学术思想所创立的“骨折复位固定疗法”大大提高了疑难骨折及骨病的治疗效果,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水平的提高。
诲人不倦 言传身教
孟和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努力践行着医者“救死扶伤”这一崇高职责,而且积极献身于医学教育事业,在教学方面独树一帜。执教50余年来,他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人才,可谓桃李芬芳。
孟和作为一名医务教育工作者,在临床带教中,对年轻医生严格要求,从医德医风、治学态度到疾病的诊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讲述,都一丝不苟。他认真讲授、精心示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在理论授课中,孟和讲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他所带的课程兴趣浓厚,他的教学收效显著、成果辉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举办了为期15天的“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和生物力学学习班”,我在参加学习班时有幸结识了孟和教授。孟和的精彩讲授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对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和骨科生物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孟和是我步入中西医结合骨伤事业的领路人,也是我尊敬的良师益友。
孟和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孜孜不倦,潜心探索,辛勤耕耘,成果甚丰。他主编并出版了《膝内外翻的防治》《骨伤科生物力学》《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骨伤科微创技术案例评析》等骨科学术专著,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上一篇: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金蝉花可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吗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