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锻炼有提高身体御寒能力 抵抗力
俗语讲“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锻炼有提高身体御寒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骨质疏松和加快血液循环等诸多益处。但是,冬季锻炼时要注意季节特点,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
热身要充分 运动防创伤
冬季气温低,从室内到室外,温度骤然降低,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不灵活,体内代谢放缓。这种情况下若立即开始锻炼,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而且由于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应症状。
因此,应做好准备活动,使浑身的肌肉、关节活动开,体内器官尤其是心脏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
准备活动要做到浑身发热,这样开始活动,便会觉得四肢有力、精神饱满。
衣着应适宜 皮肤要护好
冬季进行健身运动时,开始要多穿些衣服,且衣服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
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掉汗湿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时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身体产热较多,总想凉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冷,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机体,不但会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皮肤冻伤。
呼吸要得法 运动要适量
冬季气候寒冷,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咳嗽。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避免冷空气刺激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范围应控制在120~150次/分钟之间,进行此强度运动后可使机体略觉疲劳,但无不良反应,恢复速度快,经休息后情绪良好、精力充沛、健身效果好。
研究表明,心率在110次/分钟以下运动时,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60~170次/分钟之间运动时,也未能呈现更好的健身迹象;运动强度大于170次/分钟时,容易导致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一种伤害。
锻炼时间 每天锻炼时间应至少在20分钟以上,如果每天锻炼不能保证20分钟,即使运动强度增加,健身效果也不明显。如果锻炼者的工作、学习较忙,每天无法挤出20分钟的时间进行锻炼,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但每次锻炼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一般情况下,每天锻炼20分钟~1小时效果最好。
运动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周锻炼不应少于3次,以3~4次为宜(隔天练习)。
总之,冬季进行体育锻炼,作用显著、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一定不要浪费冬天这个良好的锻炼时机,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锻炼,一定会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