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健身之首
人的一生由健壮走向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如何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则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七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得出的深切体会是“走为健身之首”。
我出身贫寒,少年时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常常要往返十几里路程去做木工,这便是我一生中行走锻炼的开始。
解放后,正值青春年少的我毅然投身革命,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此后参加抗美援朝,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便成了家常便饭。在那战争岁月里,行军打仗需要身负几十斤的装备,就这样,我靠两条腿走遍了朝鲜的山山水水。
中年时,部队进驻营房,开展正规训练。操场上,齐步、正步、跑步不停练;同时,行军、拉练也没有间断。这样,一直在部队锻炼了几十年,进一步强化了腿的基本功。
离休之时,我已年近花甲,虽然离开了军营,但是我思想上没有丝毫懈怠,更没有放弃行走锻炼。后来我担任了县老干部局的义务发行员,同时还是老年门球队的裁判员。真是以步代车天天走,送书送报打门球。离休后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坚持走路,实实在在感到,路在脚下,功在腿上。
“三里五里不在话下,十里八里当作玩耍。”老朋友的勉励对我来说可是一点也不夸张。一次,我去给一位居住在县城边的老同志送报,他家距我家足有五里路,临走时,他送我到门口,满脸疑惑地问我:“你的车子呢?”我笑着指指双腿说:“在这儿呢!”
还有一次,我去县政府大楼办事。当我顺着楼梯走上八楼找到那位同志时,他惊讶地问我:“今天停电,您是怎么上来的?”我说走上来的。他竟连连摇头说:“不敢相信,70多岁的人爬上八楼竟然脸不变色,真是好身体啊!”
我今年已是七十有四,头脑清醒,四肢灵活,足下有力,身板硬朗,吃饭香,睡觉好,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不要说跟同龄人相比,就是一些比我小七八岁的老年朋友都羡慕我的身体,尤其是对我步行为他们义务送书送报,都是交口称赞。从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走是行之有效的健身法宝。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不要忽略了行走这个既简便易行却又功效卓著的健身方法。(广西百色 蒋大鹤)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