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而卧话枕头
中华民族使用枕头的历史悠久,远在战国就有“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的记载。古人的枕头大多是既高且硬,他们选用的做枕头的材料是竹、木头、陶瓷、石块甚至是金属。考古发现在商代已有了青铜枕,后世的皇帝们还有御用的金枕头。这种枕硬枕头的遗风至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比如有名的“关中百怪”中,其中有一怪就是枕头“砖来代”。据说枕硬枕头可以使人聪明。即使是枕硬枕头,古人也是要追求安稳舒适,有利于睡眠。当然,也有少数古人有点特立独行,他们选择枕头时似乎是要故意与传统观念作对——找不舒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在隆中隐居时,读书刻苦,惜时如金,睡觉时总用块圆石头做枕头,这使他睡觉睡不踏实,但也使他可以经常从睡梦中惊醒及时翻身起来读书。刘备三顾茅庐,他出山时,这个很特殊的枕头就留在了隆中。无独有偶,宋朝史学家司马光跟诸葛亮一样——睡觉就是要找不舒服。不一样的是,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当他读书、写作困倦时就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滚走,人就会惊醒,故称之为“警枕”。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抢时间刻苦读书和写作。司马光一生与那个“警枕”做伴,用了十九年时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终生使用药枕,享年102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药枕,活了85岁,还为药枕留下了大量诗篇,他在《老态》诗中曰:“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慈禧的枕头也是用几十种名贵中药制成。长期的生活证明,药枕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并且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枕头还有传奇之说。唐朝沈既济所作《枕中记》写卢生客居邯郸时,遇道士吕翁授枕入梦,时客店主人方蒸黄粱。卢生在梦中历尽富贵荣华,醒后发现主人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世“黄粱美梦”一词由此而成。
在网上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在床上,他既不打鼾也不辗转反侧;他的臂膀是安心的港湾;他幸福地拥着我,好梦至天明。”你如果认为这是某个痴心的女人在描述她多情的丈夫,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他”是市场上正在销售一种“男友肩膀枕头”!顾名思义,这种枕头的形状好似男人张开的臂膀。据说那些劳碌一天的女性上班族回到家中躺入这个温暖、舒适的“臂弯”,肯定能够睡个好觉。而“男友肩膀枕头”大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不会背叛你,不会在你早上醒来的时候消失不见,当然更不会因为被压麻而抱怨。”看来,这种枕头不仅舒适,而且能给利用它的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广西钟山 成家)
上一篇:如何使老年人摆脱春困
下一篇:读评张效霞《名人与中医》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