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改善抑郁 中医治艾滋培训 中医整脊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兵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情感障碍学会主办的《情感障碍》杂志上。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近1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疾病的有效物理治疗方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其为有效治疗癫痫以及抑郁症的技术。但该方法受到手术及潜在副作用等因素限制难以推广应用。朱兵团队发现,哺乳动物外耳中央及外耳道分布有迷走神经耳支,这个区域的刺激对癫痫和抑郁症等疾病有较好效果,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该研究团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采用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开展临床试验。第一组91例病人接受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12周,第二组69例病人先接受对照刺激4周后,再转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8周。研究发现,耳迷走神经刺激组的抑郁症患者与对照刺激组相比,采用国际通用的抑郁症症状评估量表—汉密尔顿量表评分,其减分率较大,临床症状得到更明显改善。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制新型可穿戴的无线网络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
该分队的活动将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们将前往社区、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耳穴、耳豆、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等志愿服务。
该校护理学院800名学生几乎都从事过志愿活动,此次成立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将有利于引入规范的志愿管理规范和理念。
5月24日,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不断提高中药饮片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决定开展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
方案规定了本次专项检查的七大重点内容。一要明确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责任,按照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加价率控制在25%以内的政策规定;二要严格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储存管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三要不断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四要加强中药饮片煎煮管理,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和辅助用具,完善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煎药室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五要规范中药饮片代加工、配送等服务,维护患者权益;六要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处方内容书写要字迹清楚,名称书写规范,加强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等各环节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七要落实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进一步强化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本次检查主要采用自查自纠、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主要检查范围为提供中药饮片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等。
2017年1月底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对专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要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问题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重大项目遴选和安排等将不予考虑。
全国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近日在云南昆明举办。
本次培训旨在加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队伍建设,提高中医临床救治能力和水平。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17位专家讲授了中国艾滋病疫情进展、12个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及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科研设计方法等。来自全国19个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省(市、区)的中医技术骨干等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承办,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协办。
据日前在贵州贵阳召开的全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工作会消息,贵州省去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00万亩,实现中药总产值740亿元,医药工业产值371亿元,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中药制药龙头企业,中药现代化产业已成为该省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春天过敏 怎样防治
下一篇:除螨妙招 防浴室发霉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