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五“知”奇趣健身
当人们回答别人的提问:“你知道吗?”人们会习惯地回答:“知道。”却不知,知道二字有深意,道者,人生之道、经营之道……真能知“道”、明“道”、行“道”,并不容易。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生活中,有些知识、技能可直观地求知而获,而有些隐形的“知识”、“规则”却不一定人人皆知,即使知道,也难做到知行合一。由知道、开悟理解而能自觉行动执行,方为真知的境界。
知 足
知足,是人们耳濡目染、众所周知的,同时也是难以做到的。在炫富、攀比、社会功利宣传的大环境之下,更难让人知足而安宁。知足,不是不作为、不上进、不奋斗,而是在工作进取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愉悦,就是每天反省、珍惜、看到自己拥有的。而不渴求、急求暂不可得或永不可得的名利。知足使人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佛曰:人们往往因“得不到”而痛苦,知足,就是为得到而满足,不为“得不到”而庸人自扰,去掉妄念,才能使自己心灵快乐,精神富足。
知 止
现在人们求发展似乎是越大越好,拥有、得到的物质财富越多越好,买东西越贵越有档次,读书一定要上名校……这些生活主旋律影响着人们如赛车在高速公路一路狂奔而不知止。高速公路有休息区、减速板、加油站、收费区,长途路程也是分阶段完成的。而人生途中这些“区”是无形的,人的工作、事业发展等各领域中,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的“减速板”,智者能够看到它而为人生之车适当“减速”,知止,能遏止自己内心的欲望,适时休息。而多数人则于狂奔中不知“减速”,其后果,轻则遭遇“减速板”致车猛烈巅箥,损财、致病灾等,遭人生小挫折;重则车毁人亡:人生事业、工作前途全军覆没。在人生长途“车”的行进中,知道“减速”,才能安全、稳定地跑完全程。
知 时
法拉第说:“所谓的强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的人。”时者,命运、工作、事业发展中的时机。时来运转、时不再来、时过境迁……都讲的是时机。时机是隐形的,唯有智者能敏锐地捕捉到它。工作、生活、命运中的“时”是什么?是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所处的时空、时间段,应当做什么,不做什么,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该抓住机遇,努力奋进还是该隐退以待时,积累力量,等待时机。知时者,能冷静地看待当下自己所处人生时间段,不焦不躁,处逆境不倒志,处顺境不张狂。知时者,能清楚看待自己人生的盛衰荣辱,在过了事业鼎盛期,就不急求、妄求再次大红大紫,而甘于平淡、平和。
知 命
南怀谨云“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原则是四个字:乐天知命”。哲学家叔本华提醒世人说:“一种适当的认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准备。”命运不是迷信,而是客观存在,知命是人们对自己的天赋、能力、命运有清晰、准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积极地把握“运”、创造“运”,对自己不苛求,凡事量力而行。有此境界,则人们对世之喧嚣不动于心,不羡他人,不妒贤嫉能,生活处之泰然,所以能平静地在自己人生轨道上前行。
知 度
“知度”,就是要不断把自身行为、思想调剂至适度,饮食、支出、情绪、运动、追求、劳动、人际交往、享乐、求财等一切,都要注意一个“度”字。有十分力气,留三分;有一斤的酒量,喝六分正好。轮胎打气,打到十二分必爆胎,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知道把握“度”者,才能稳定前行。“乐极”与“气极”、“怒极”都不好,而应保持适度的冷静与清醒。欢乐、顺心时,主动去降温,避免激情过大;遇苦闷或情绪转入低谷时,要换个积极的想法,静极则动,闹极则寻冷,闷极则寻人诉说……知度,心理自然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必然和谐,即可内外不为邪气所伤而无病。(上海浦东 肖峰)
日本:最优雅的健身方式——吟诗诵词
“吟诗诵词”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活动,人们常常想不到它能与健身扯上关系。
然而在日本,老年人却将吟诗诵词升级为健身的法宝。乍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日本的老年人这样告诉我们:“朗诵诗歌是一种既健身又健心的活动。”在日本广播公司10年前创办的朗诵函授中心内,曾经接纳了4万余名学员,其中有6成以上的学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纷纷将自己的诗朗诵录音带寄往函授中心,再由教师做出评点和指导。
上一篇:督脉命名别解
下一篇:宫寒的危害,你知道几个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