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医学节上 中医讲座座无虚席
5月19~22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的大型活动——博洛尼亚医学节上,中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受邀国,有关中国的元素成为本届医学节的一大亮点。前欧盟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副总领事黄永跃、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教育参赞罗平出席了相关活动。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医学的兴趣和关注。基于此,2016年第二届博洛尼亚医学节首次设置受邀国单元,通过各种专题活动全方位介绍中国医学,尤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情况。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精心设计和组织了四场相关活动,受到主办方和参与公众的好评。
5月19日,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魏玮做了一场题为“厨房里的中医药”的讲座,将厨房中常见食材的药用价值图文并茂地向意大利公众进行介绍,并附上小药方,教大家随手治疗小病小痛。如脱发可以用生姜切片擦头皮,拉肚子可以用白胡椒加酒敷在肚脐上……很多意大利人表示这类知识他们闻所未闻,准备回家尝试一下。一场讲座拉近了中国传统中医药和意大利公众的距离,点燃了他们对中国中医药的兴趣。
5月20日,“中国越来越近”圆桌会举行,罗迪、黄永跃、罗平出席圆桌会并发表讲话。圆桌会重点探讨了中国的发展给意大利医药行业带来的机会。
罗平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以及中意两国在中医研究方面的合作。两国政府于2006年5月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为主旨签署《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卫生部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及《关于建立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的协议。根据协议,中意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把“联合实验室”建成国际一流的联合实验室,使之成为促进中意两国传统医药发展的技术平台,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在药学和临床两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标准。罗平认为,中医药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应该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使其为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黄永跃介绍了习近平主席曾强调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观点以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的“健康中国”的理念,并强调“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意大利在医疗服务体系、医学研究以及制药业等方面有许多优势和宝贵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同时,中国也有很多医药方面的优势和经验。
5月21日,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研究所教授朱晓新举办讲座,代表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向公众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历程。作为屠呦呦教授团队的一员,他详细地从中国中药典籍中对青蒿的记载,到中国中药学家用现代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的过程一一道来,很多意大利听众表示长知识,并对中国在古代就认识到很多植物的药用价值感到惊讶。
5月22日,博洛尼亚医学节还举办了中国医药企业圆桌会及中国太极拳养生体验活动。太极拳养生体验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
本届医学节还邀请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每一位教授都举办一场讲座,与公众零距离接触,介绍他们所做的研究。此外,博洛尼亚医学节还有医院开放日、模拟医学实验室等项目让公众参与,体现不只是展览、更是一种文化体验的设计内涵。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今年医学节各类活动的博洛尼亚市民达到5万余人次。
11世纪,世界第一所现代医学院在博洛尼亚诞生,第一家人体解剖实验室在博洛尼亚出现……“现代医学的摇篮”是博洛尼亚市的一张独特的名片。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医学,从2015年起,博洛尼亚市推出一年一度的“医学节”大型活动,让公众参与各类医学讲座、展览、演示,提升公众的医学素养。(许颖)
博洛尼亚市民在学习太极拳
朱晓新在接受意大利健康杂志记者采访
“厨房里的中医药”讲座会场
下一篇:13种特色成膏服务民众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