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度:传承创新型“钢杆”中医

人物简介:马有度,著名中医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一手抓学术,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独著、主编中医著作20余部,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著作奖。业绩入选《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医成功之路》等。

 

“钢杆中医马教授,赤胆忠心献中医;同仁学习好榜样,当今杏林一名人”。这是重庆市中医管理局原局长吴昌培在“马有度感悟中医60年交流会”上的感叹!重庆市原副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窦瑞华高度评价“钢杆中医”马有度:“60年来,一路坚持中医的精诚本色,对中医忠诚,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我与马有度教授结缘20年,他对中医的忠诚、对中医的奉献,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批后学中医人。今年,时值全国首批高等中医药院校成立60周年,马有度在其献礼之作《感悟中医》第三版中写道:“作为中医药院校首届学子,作为中医药战线年届八旬的老兵,特别想做的事情就是为推进中医药事业铺路,为培养传承创新型铁杆中医搭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深切感悟中医60年,务实奉献中医60载,满腔热情地恳切期望中医后继有人,后继有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忠诚中医 三个到位

 

马有度从小体弱多病,酸枣仁汤治好了他的严重失眠,自此对中医萌发了浓厚兴趣。1956年高考之前,连填三个志愿都是报考中医专业,最终考入成都中医学院。60年后的今天,他满怀激情地写道:“嫁给中医60年,人生喜在结良缘;读书临证贵感悟,乐在其中暖心田;智慧之学开心窍,灵验之术救病员;万紫千红绿丛中,文化之花开满园”。

 

马有度认为,中医药事业要发展,不仅要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关键还要中医人“自己争气”。忠诚中医,要做到三个到位:认识到位,感情到位,行动到位。对于那些贬低中医的“无知人”、心怀鬼胎反对中医的“恶心人”,马有度嫉恶如仇,拍岸而起,痛加反击。可见,马有度热爱中医之情弥深、捍卫中医之意坚挺。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马有度对此谨记,60年如一日,深研医理,躬身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第一线。他不仅治病救人,而且在临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发出复方枣仁胶囊、麻芩止咳糖浆等新药。对于中医药科研,马有度认为选题应对路,急临床之所需;课题应体现中医特色,运用中医研究思路并在遵循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善于借用现代医学技术,西为中用。马有度辛勤写作,奉行“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独著、主编中医著作20余部,多部获奖,流传海内外。

 

苍生大医 三个境界

 

马有度认为,真正优秀的名医,不仅要“知名”,而且要“明理”:既要深明哲理,更要深明医理;真正优秀的名医,不仅要医理精深,尤其要医德高尚,一颗诚心为病人,做一个德高术精、民众喜爱的民众之医。他强调指出,苍生大医的三个境界:知名度高的“名医”、深明医理的“明医”、全心为民的“民医”,这就是精诚大医的最高境界。马有度临证思维活跃,辨证精准,擅长内、妇、儿、皮肤等科疑难病症诊治,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笔者曾有幸师从马有度临床,亲眼看见其处方精当,疗效卓著,而且价格合理,深受患者欢迎。

 

马有度的医德医风,尤其受到病友称赞,诊治认真,亲切交流。时下,很多医院实行增加专家挂号费,鉴于马有度年事已高,门诊部几次建议马有度增加诊费以限制病人太多,他都断然拒绝,仍然坚持20元诊费,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并尽力加号应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马有度题词:“岐黄妙手为人民”,太极集团白礼西董事长也赞誉“马有度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悬壶济世、关爱黎民百姓之诚心”。著名医古文专家、《实用中医药杂志》名誉社长罗荣汉教授也深有感触地说:“马有度德艺双馨,不仅忠实继承了‘大医精诚’的精华神韵,而且还有创新开拓。”

 

传创中医 三个感悟

 

“中医以哲理引领人生、以文化哺育心灵、以养生维护健康、以疗效取信天下、以康复服务万民”,这是马有度总结中医对人类的五大贡献。他还强调说:“中医药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医药,全人类都需要!中医药事业要进一步发展,当前急需做的事情就是深入地去发掘、去传承,与时俱进地去提高、去创新”。传创中医药,马有度有三大感悟:一是对中医发展硬道理的感悟、二是对中医发展战略的感悟、三是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