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云南中医药作用并做出积极贡献
2月8日,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委会2015年工作会暨中医药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2014年云南省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喜人,尤其是“云南中医”微信在全国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希望,2015年“云南中医”微信平台与“国医在线”网站必须总结经验、学习先进、优化队伍、趁势而上实现品牌化发展,做好云南中医服务百姓健康的权威信息窗口、架起高效便捷的行业信息沟通交流的桥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发挥云南中医药作用并做出积极贡献。
【现场声音】
郑进副主任表示,2014年“云南中医”微信的建设运营并迅速发展崛起,得到了包括王国强局长在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诸多领导的肯定,“云南中医”微信也成了他们了解云南中医药事业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信息渠道。甚至因为“云南中医”微信的宣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都密切关注云南中医药事业,深度报道云南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发展。可以说,“云南中医”微信的宣传效应催化了整个云南中医药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初步实现了“突破一点,带动服务全局”的战略发展构想。
【期望与鼓励】
面对新形势和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中医药文化和信息化建设何去何从,郑进副主任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指出要乘势发展,打造“云南中医”微信品牌。
一是要正视困难,加强建设和设计。目前“云南中医”微信平台与“国医在线”网站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在新的一年里,全省中医药界要继续发挥上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办好“‘云南中医’微信与‘国医在线’网站”。“云南中医”不仅在新媒体运营模式上需要极具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在整体宣传规划方面也需要极富创新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要努力改变发布文章杂乱,不系统的局面,当然,这是“云南中医”初创阶段,可以理解。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基层百姓需求出发,及时掌握公众健康热点、需求点、兴趣点,积极满足公众对中医药信息的需求和愿望,以服务促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平台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得到公众的响应和支持。
二是重视建设和突出中医药特色专栏。“云南中医”微信平台《跟我学中医》、《跟我识中药》两大专栏即将开通,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这不仅是“云南中医”市场化运作迈出的实质性第一步,而且在栏目系统性规划设计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现在很多人十分喜爱中医药,但他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学习中医中药知识,通过这两个栏目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宣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能引导更多的人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
三是探索中医药新媒体运营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今后云南中医药行业新媒体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造血能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云南省卫计委、省中医管理局希望“云南中医”运营团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与规划,努力寻找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中医药行业新媒体运营模式,真正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协同发展。只有这样,“云南中医”微信平台与“国医在线”网站才能可持续发展。
四是必须坚守科学性与权威性。现在互联网上,太多似是而非的中医养生保健内容,鱼龙混杂,老百姓无法辨别真假。但“云南中医”微信平台所发布的一切信息首先必须强调科学性与权威性。我们要注重推送信息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但决不能为了夺人眼球,吸引点击,故意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某某东西堪比人参”、“吃某某药彻底治癌症”等等,像这样的标题与内容“云南中医”微信平台就坚决不能出现。因为我们信息的可信度都是以政府信用做担保的。因此,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宣传底线,宁缺毋滥。
五是把握时代脉搏和突出宣传重点。《云南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已经颁布实施,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要紧扣“行动计划”核心,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为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劲加油,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提升云南中医药的形象和影响力。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