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成药生产 近期医改重点
8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各医疗机构要落实抗菌药物管理责任,对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的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组织医学、药学、临床微生物、医疗管理等多学科、多部门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抽查点评。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且6个月内不得恢复。
《通知》强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我希望院长们能够经常看看《中医中药秘方网》,快捷地传递了很多中医药发展的形势、政策、要求,这对于院长们了解国家政策、医改的全局很有帮助。”在8月28日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成立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谈到对中医医院院长的要求时如是说。
王国强一直推崇中医医院的院长要做到“心中有全局、心中有组织、心中有中医”。“心中有全局”就是要做到了解医改的相关政策,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前景。有不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中医药发展政策到了医院里,出现全然不知的情况,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梗阻。对此,王国强希望院长们多通过《中医中药秘方网》关注、学习和研究相关政策,培养大局观,把医院的各项工作放到国家发展的全局、医改的全局、中医药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考虑。
“心中有组织”,要求院长们要有强烈的组织意识,例如申报的重点专科等建设要服从组织的规划、监督和检查,不能拿了牌子不切实按照标准和规范执行、没有发挥中医药在专科建设中的作用等,要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畏。
“心中有中医”就是一定要对中医有感情。“院长对中医的感情决定了他对这个医院发展的方向。”王国强感慨道,不管医院的院长是西医还是中医出身,只要热爱中医、相信中医,就会努力把自己所在的医院办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医院。尤其是一些西医出身的院长,一方面积累了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再加上对中医的领悟和热爱,往往能推动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及整体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取得很好的效果。
“希望院长们好好研究中医的‘道’‘法’‘术’‘器’,如何在中医医院管理中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医的特色。”王国强说,过去很多年里针灸治疗都是男女老少在一间诊疗室里,现在一些医院里开始拉帘子、安装排烟设备等,这些“法”和“器”的运用使得中医药的服务更舒适,也体现了真正为患者着想,医患关系自然和谐、中医药服务自然更受欢迎。
“不要认为把《大医精诚》中的几张图贴在墙上就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一定要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到所有的医疗行为当中来,通过医院的每一个人来体现出中医的魅力。”王国强说,中医药文化支配下的诊疗行为、诊疗模式、服务路径、诊疗环境、诊疗器具、诊疗服务等,都应有一套规范,中医药的特色正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只要院长们认真琢磨、认真思考,便可以从浩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精髓中很好地挖掘和提炼。
8月26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主要工作安排》,提出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将全面实现,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鼓励实行院长聘任制,推进基层契约式服务,实现县(市、区)签约服务全覆盖,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通知》指出,要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提高手术、诊疗和中医服务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办中医试点工作。
《通知》强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6%以上。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县级医院参与大型医院组建的医疗联合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疗联合体均达到100%。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
上一篇:中医学缺失的技术内容与技术体系
下一篇:望诊在妇科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