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出言当谨慎
清代祥符县有一胡姓医生,医术精良,方圆百里的患者皆慕名前往求治。某都督的女儿与人私通,未婚先孕,家人并不知道。一天,该女感冒风寒,请胡医生前往诊治。胡不知其女未嫁,诊后照实说道是“孕脉”。都督闻之大怒,问:“先生之言确凿乎?”胡仍未加思索,答曰:“若无十分把握,不敢言孕。”都督见其女儿败坏门风,恼羞成怒,遂呼其女儿出来,以刀剖开其腹,果见胎儿。胡医生见此惨状,吓得晕倒在地,良久方醒。回家后即一病不起,药石难疗,数月后而卒(清·陆以湉《冷庐医话》)。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一个医家要出言谨慎,三思而后行,既或实话也要顾及诸多因素。象此案,少女明是孕脉,却未想到可能“未婚先孕”,须要顾及病人脸面。胡医不知顾忌,出言不慎,终至酿成大祸,自己也搭上性命,悲哉。
一个医家不仅要技术精良,而且要有修养,特别是医疗活动中与人交流的审慎功夫。前贤曰:“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医家十要”云:“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明·陈实功)。讲的都是医家要练就谦恭谨慎的修养功夫。医史上有几个反面例子颇有教育意义,当事人俱为名噪一时的大家,因为出言不慎,轻则陷于尴尬的窘境,重则自取其辱,读来令人感慨。
叶天士出言轻率,叶天士与徐灵胎,二人俱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各有所长,时人有“瑜亮”之比,二人却从未谋面。徐灵胎初至吴江治病,是时喜用唐人方,叶天士见之,对门人说:“吴江来了一位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太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称读书破万卷的徐灵胎“药味太杂”,“无师传授”,未免轻率。后来叶氏得到宋版《外台秘要》读之,方知自己眼见未及,复谓人曰:“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秘要》,可知学问无穷,不可轻量也。”也算显出叶氏虚心胸襟。此话传到徐灵胎耳中,未计较,倒是赞道:“先生之服善如此,尤见古风。”但是,他把此事记录下来,留在《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中,留给后人一段谈资。
侮慢惹脑祝味菊
1929年,沪上一位徐姓富商的次子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病人哥哥曾向名医祝味菊“祝附子”学医,“因常问道于余,对于余之学说,影响稍深”(祝味菊语)。于“是延余往诊,则高热两旬不退,神昏谵妄,前医佥谓热入心包,主用清宫(汤)。”祝氏心知其非,书以与姜附、麻桂之方,服后诸恙依然。徐氏慌乱之余,又延沪上名医某某等会诊,皆认为祝味菊姜附热药之误。且笔之于方案,谓“邪入心包,误投辛燥,法在不救”——称祝氏把病治坏了。徐姓富商慌了手脚,“怨尤群集其子”,“其子惶惶然趋车”找到祝味菊讨教,二人遂赴其宅。刚入门,“某医方蹒跚下楼,相遇于楼次”,祝味菊“因恭叩之曰:‘病者何如?’某医口衔雪茄翘指仰首而言日:‘休矣。’岸然扬长而去,其一股傲慢不逊、老气横秋之态,令人忿懑难受。”祝味菊“忍气”认真审证处方,仍用原方,“无更只字,连服两帖,不分昼夜进之”,服药后,“汗出热减,神静而得安寐矣”,病入坦途而愈,祝味菊则留下那位名医的处方批语。故事到此并未结束。
时值“三一七”中医抗争大会召开,称祝氏“误投辛燥,法在不救”的那位名医“方高据主席团”。祝氏当场发难:“有地位之名医,一无相当学识,又复信口雌黄,攻讦同道而不负责任,吾侪当若何处置之?”并“袖出某医药方”,欲揭发前事,幸亏主持者“知事不妙”,告以:“今日为中医一致对外之际,请阁下顾全大局,勿以此授人话柄。”其他道友亦“从中调停,设筵于大加利(饭馆)”。某某两医,不得不强颜谢罪:“事出误会,愿阁下勿介意焉。”祝氏“一笑置之”。
按:此事详载于《伤寒质难》。凭心而论,这位沪上名医声名不小,从其“口衔雪茄”,能“高据主席团”情事揣测,不难知为何人,这里就为“尊者讳”不提其名了。不说他与祝氏医道孰高孰低,即其轻言祝氏“误投辛燥,法在不救”,己见其“轻侮傲慢”同道了,终至自取其辱,强颜谢罪,堪为医戒。
何书田留难狂言医
上一篇:夏季养阳多运动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