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本旨是治“未病”
医师的天职是什么?卫生机构的宗旨是什么?可以仿照孔子对《诗》三百评价的用语一言以蔽之,治未病也。
一、“治未病”的本旨是治“未病”
“治未病”理念虽然包含未病防发、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等内容,但是推究其本旨,询为其字面所示“治未病”者,治“未病”也。“治未病”一语出诸《素问》、《灵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治未病”是“圣人”对待疾病的准则。“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圣人”“治未病”,莫等疾病形成而治之。《灵枢·逆顺》则将“治未病”与上工联系在一起“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认为“刺未盛”、“刺已衰”属于上工“其次”而又“其次”的作为,唯有“刺未生”,亦即“治未病”,乃是上工所能达到的医学尽境。这是就语典的源头说明“治未病”的本旨宜为未病先防。
有关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在历史典籍中多有书证可寻。《鹃冠子·世贤》载魏文侯问扁鹊兄弟三人谁医技最高,扁鹊回答说“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若扁鹊者,镌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长兄治无形之病,人皆不晓,故名不出于家门中,兄愈初起之疾,人皆为常,故名不出于乡里,扁鹊疗深危之病,人皆称奇,故名闻于诸侯。声名传播之远近,与医疗水平之高下适成反比。而扁鹊此语的本意则是除病于无形、毫毛、血脉的不同阶段,乃判断医工水平高下的准绳。此评既反映扁鹊大有水淮的谦逊态度,也可视作对“治未病”论的恰当说解。唐代孙思邀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也有类似的评价“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即“未有形”,“欲病”即“在毫毛”,“已病”即必须刺血脉、投峻药、剖肌肤的危重疾病。发现与疗治处于不同阶段的疾病,是区分医生水平高下的重要尺度。此与扁鹊之论,正属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还可以用人所熟知的成语“曲突徙薪”来旁证这一看法。《汉书·霍光传》记载一则寓言,说有个宾客发现主人家中的烟囱笔直,炉灶旁又堆着干柴,就向主人建议,把烟囱弯曲,搬走干柴,否则容易导致火灾。主人没有理睬,不久家中果然失火,幸亏邻居们把火扑灭,主人于是设宴慰劳救火的邻居。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座,其余按照救火的功劳大小依次入座,却不邀请建议他把烟囱弯曲、搬走干柴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采纳宾客“曲突徙薪”的建议,就不会发生火灾,也不会出现“焦头烂额”之人,自然也就不用破费设宴。主人于是醒悟,把宾客请来。
此故事移用到“治未病”上来,不就是要强调预防吗?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未病”的理想呢?这就是《素问》开宗明义的《上古天真论》所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快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邪风,内养正气,心境清静自适而无所营求,精气神三宝固守体内,疾病便不可侵犯。又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遵奉四时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过度消耗体力,形神相合,就可能享有自然的寿数。
►大凡对《内经》研究有素的学者皆深得“治未病”的本旨。唐代的王冰、北宋的林亿等是校注《素问》的高手。他们在完成校注工程后,都曾在所撰序文中由衷地赞叹过《素问》的巨大作用。王冰说“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林亿等说“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虞、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并认为“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由此益见,圣人所治,上工所刺,其终极目的,就是要消弹疾病于未形,永葆康强至期颐。医学功能所企望达到的至上境界,医经所论“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概存乎此。
二、“治未病”理念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冬季多吃根类食物 御寒防病很有用
下一篇:中药方剂的方解 发现一则兵法方解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