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腾飞中的西安市中医医院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作为一家国家级示范中医医院,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历程,中医药的浓香,名老中医的仁心医德、精湛医术已经渗透到数代西安人的生活之中,多少代古城西安乃至西北人自小就来这里求医问药,现在又带着孩子、孙子来这里……
60年来,西安市中医医院秉承祖国医学精髓,以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为使命,以建设一流中医名院为目标,形成了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建设体系蓬勃发展的喜人形势,医院整体水平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迅速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一所名医荟萃、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济世良医齐汇聚 德高术精誉三秦
始建于1955年的西安市中医医院,是全国中医医院中的“老字号”。建院初期,仅有少数医务人员、几杆戥秤、几袋草药、十几间平房。借助李少亭、谭春涛、郭命三、方云鹏、刘平定等一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针灸名家和西安地区“十大名医”为代表的一批中医专家的技术和声望,西安市中医医院成立伊始即享誉三秦大地。穿过长长的时光走廊,经过一个甲子的薪火相传,如今该院已成为环境优美、设备先进、人才济济的现代化医院。
60年来,无数敬业勤奋、努力进取的干部职工励精图治,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汇聚成医院发展的历史长河。一代代志存高远、医术精湛的专家学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照亮了中医医院发展历程。该院坚守着“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发展方略,涌现出高上林、黄保忠、杨震、孙洽熙等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名老中医,成为该院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
医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地和名医辈出的摇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优化的人才梯队,培养了一批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诊疗手段的专业技术骨干。2014年度高上林主任医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内分泌科主任、陕西省中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裴瑞霞主任医师喜获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医德医风楷模。
如今的西安市中医医院名医汇聚,人才济济,具备了高素质、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优势。全院有33个临床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8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3名, 40余人担任全国学术专委会委员、常委、副主委等职位;国家级名老中医4人,陕西省名老中医6人,陕西省名中医6人;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14个,国家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6名,还有一大批躬身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和中西医技术兼备的中青年新秀。医院的人才建设出现了积极上进、百花齐放、开拓进取、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
薪火传承扬国粹 华夏医方显特色
中医药学是华夏民族的瑰宝,该院始终坚守着“尚善弘仁,厚德精术,服务苍生,造福百姓”的宗旨,一代又一代的中医院人肩负着“开拓者”的使命,将重心放在医院的医疗技术、学术氛围和文化建设等软实力建设,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以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和技术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有效、简便、易于推广而价廉的独有优势,不仅用中医特色治病,还重视治未病之法,让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坚持“科技兴院”战略,科研工作不断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形成了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肛肠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脑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护理学(培育)、肝病科)、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临床中药学、脑病学(培育)、脾胃病学)、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肾病科、肿瘤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肺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护理)、市卫生局优势专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心血管病科、中医肾病科)。目前医院在研课题39项。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积极发展特色诊疗项目, “冬病夏治”“冬令进补”“冬病冬防穴位贴敷”、养生膏方、中药结肠透析、肾病电针治疗、中药雾化吸入、中药熏蒸、中药辨证肠浴、耳穴压豆、温灸、针刺、按摩、艾灸、刮痧、磁热疗法、中药涂擦、推拿、拔罐、放血疗法、埋线疗法、钩活术、银质针疗法等诊疗项目的开展,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上一篇:寻梦之旅
下一篇:天冷膝痛可能不是关节炎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