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针筋法
针筋法简介
虽然很多人把浅表的静脉血管称为青筋,但静脉的青筋不是“筋”,中医的“筋”指的是解剖学上的肌腱。
针灸学上,一般多讲针刺不能针刺到筋上,因为穴位基本不在筋上。
但已故甘肃省名中医李少波教授的三叔李戊庚,擅长针筋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认为,在筋上扎针效果更显著。
早在《内经》中已有针筋记载。《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各有所主也。”《内经》中还记载了针刺筋骨的危害。《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关于针筋治疗筋痹的临床应用,《内经·灵枢》:“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
对于用针筋法治疗无效的筋痹,可以针刺肌肉之间来治疗。《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病已止。”
取穴与操作方法
患病肢体放在舒适的姿势,暴露病变肌肉相关肌腱,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需要针刺的肌腱。用细短针,每次一针,右手持针,垂直缓慢刺入,针感明显时停止,刺入深度以不超过肌腱厚度为准,不行提插捻转手法。
对于运动损伤性肌肉疼痛的患者,刺入后令患者活动患病肢体,疼痛消失即可起针,如果疼痛不消失,可将针退至皮下,重新调整方向刺入肌腱,直至针感出现,疼痛消失,不必留针。对于运动损伤日久、肌肉瘫痪者,可以留针半小时。
临床适应症
运动性肌肉损伤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瘫痪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局部肌肉疼痛,活动加重者。
针筋法的临床实践
李少波在讲解针筋法的临床应用时,提到多名舞蹈演员由于筋伤不能舞蹈,用真气运行五步法配合针筋方法后治愈的案例。我们在临床上单独使用针筋法治疗运动系统疾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病例1 患者,女,舞蹈演员,由于舞蹈不慎造成损伤,致使脚尖下垂,不能走路,经西医治疗无效。先让患者练真气运行法三天,然后在跟腱平整处,用细短针垂直缓慢进针,针感明显时停止,每次1针,隔天1次,五六次后走路明显改善,逐渐痊愈。
病例2 患者,女,自觉左侧股膝疼痛,屈伸时疼痛加重,病历月余,内服中西药物及外用膏药,病情不见好转。让患者平卧,取左侧髌骨下肌腱(股四头肌肌腱),用细短针垂直缓慢进针,针感明显时停止,并嘱患者活动患肢,直至疼痛缓解,留针30分钟。第二天随访,疼痛无反复。
下一篇:熬夜后为什么会犯恶心?该怎么办?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