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运动应对快生活
要在大都市里立足,成为一个事业有成人士,须以最佳的状态去面对工作,适当的运动又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每周抽不出充足的时间、没有就近的锻炼场所、约不上合适的好友共同去锻炼时,不如放慢脚步,用“慢运动”来应对快生活,调整身心平衡。
慢运动由慢速度、慢动作组合而成,具体形式通常是一些强度较小、节奏较慢的适宜长期练习的休闲体育项目,比如瑜伽、太极拳、散步、台球、钓鱼、健身气功等。慢运动在欧美国家开展得相对早一些,现在宣称自己是“慢活族”的人口已达三分之一以上。
专家表示,“慢运动”与竞技体育有区别,以健身、娱乐、修身养性为目的,以低强度、持续性为特征。衡量幸福生活的标准不仅是更健康,而且包括更快乐。
推荐慢运动之五大理由
1.慢运动适合现代人偶尔运动
从周一至周五,很多职场人士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只有周末才能约上好友在运动场上一展雄姿,享受运动后大汗淋漓的快感。这种情况反而可能打破已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其后果比不运动更差,更易造成运动伤害。如果不能每周锻炼3-5次,那么选择慢运动就比较适宜。
2.慢运动容易坚持
慢运动的地点可在办公室、回家路上、家中及运动场所,时间上更为灵活,只要条件容许,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锻炼,所以选择慢运动健身更容易坚持。
日常家务劳动比如洗衣、做饭、拖地等可以说是居家慢运动,散步、遛狗、买菜、社区健身、舞蹈等是社区慢运动,旅游、打高尔夫球以及练气功、打太极拳等是户外慢运动,电脑前伸伸腰、踢踢腿、扭扭脖子等是办公室慢运动。
3.慢运动同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
慢运动比较缓和,可并不代表它运动强度小,例如慢跑同样牵动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同时能消耗一定的体力,促使一部分储存的能量分解转化。普拉提看起来慢悠悠,但练习5分钟就能使身体发热、冒汗,所以慢运动同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
4.慢运动对抗少,受伤几率小
剧烈运动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运动伤害,特别是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类运动,由于对抗性强,造成运动伤害的最多。很多运动发烧友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运动中易造成手指、腕关节、腰、膝关节、踝关节、腰肌等部位受伤。加上多数人运动后不做放松练习,极易引起迟发性肌肉酸痛。剧烈运动一次后需要一个星期时间来恢复,这样让我们很难享受到运动的快感,而慢运动直接对抗少,受伤几率小,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更值得推广。
5.慢运动能有效调节心理状态
慢运动通常节奏较慢,比如普拉提、瑜伽,舒缓的动作不仅能消除疲劳,还能抚慰疲惫的心灵,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另外,这些运动对形体的塑造有较好的作用,还能减轻长期伏案者因姿势不良而引起的背部疼痛。
推荐几种流行的慢运动
1.慢跑
慢跑最容易,对场地要求较低,慢跑的时速也没有固定要求,每小时5-10公里都可以。还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地形,采用变速方式来增加跑步的趣味性。
2.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缓慢,呼吸深长,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也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不要被太极那些复杂的拳路吓退,如果能真正掌握白鹤亮翅、单边、斜形等几个动作,同样能达到锻炼身体、缓解压力的作用。
3.瑜伽
瑜伽被公认为是最安全、最富成效的健身方式之一。瑜伽是将身体和精神集于一体的伸展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体内器官。练习瑜伽还能达到身体和心灵的放松,让人学会呼吸,学会思考。
4.普拉提
普拉提是一种肌肉的深层练习,通过一些速度缓慢的动作,使人较长时间地控制肌肉,但是锻炼效果几乎可说是全方位的,它能提升人的精神面貌和活力,提高平衡性与协调力,减少关节的疼痛僵硬。
另外,健步走、打台球、钓鱼、慢骑自行车、健身舞、打高尔夫、泡温泉等等都是较好的慢运动方式。
上一篇:咳嗽不一定是肺的错
下一篇:明代旴江易大艮《易氏医案》初探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