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

编者按:2014年,是广东中医药事业的丰收之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中央财政中医药专项资金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相继落实;68家县级中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评审;禤国维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颁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正式成立等。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局的支持,也离不开全体广东中医药人的努力。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他介绍了广东省中医药工作2014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该省2015年的中医药工作重点。

八大突破涵盖中医药各个方面

记者:2014年是贯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按照“四有五抓一提升”的总体思路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元年,请介绍一下2014年广东中医药工作的主要成效。

徐庆锋:2014年我省中医药系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中医药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体来看,主要在八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中医药强省建设政策支撑有新突破。推动《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正式出台,奠定了广东省未来五年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政策基础。

二是中医药强省建设财力保障有新突破。积极争取了中央财政中医药专项资金,落实了2014年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金。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省级中医药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组织了各类项目的申报、遴选和立项工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三是抓医疗与保健,服务质量与服务领域有新突破。扶持1个地市级中医院、3个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74个中医重点专科建设、15个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项目建设。68家县级中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评审。组织省属中医医院积极开展援疆工作,提升新疆喀什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登革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工作。目前,广东省中医出院人次占全国6.51%(中医病床数占全国的5.4%),中医诊疗人次占全国13.7%,中医服务能力排在全国前列。

四是抓学科与人才,队伍素质与学科建设有新突破。打造中医药品牌人物,禤国维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支持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评选了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首批临床一线的5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获此殊荣。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启动名中医师承项目,遴选150名中医师承导师和300名学术继承人,开展系统跟师学习

五是抓科研与产业,科技基础与成果转化有新突破。国家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正式成立,成功承办了4届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资助12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提升突破研究,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重点区域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家单位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单位,广东省被列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中药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年产值超亿元的中药企业达22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产品达30个。

六是抓文化与交流,文化传播与国际影响有新突破。省中医药局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正式开通;支持纪录片《岭南中医药》的拍摄制作,支持“中医药文化系列手机游戏产品”“百集中医药动漫系列片”的研发、创作;抗疟新药“粤特快”在18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在科摩罗为80万人采取群防群治、全民服药措施,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

七是抓管理与服务,体制建设与行政效率有新突破。大力推动加强各地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目前独立设置中医药管理机构的地市有13个(占全省的62%)、县(市、区)有17个(占全省的14%),部分改善了中医药管理“高位截瘫”现象;积极推进全省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和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化建设,提高了行政效率。

八是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有新突破。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启动10个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个省级、50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项目建设”。大事记中相应内容亦作同样修改。

记者:在取得这些丰硕成果的同时,广东中医药建设还有哪些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