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前提
最近,笔者看到一段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谈论中医的史料。吴阶平回忆,当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曾批驳过针灸能治疟疾。他说:“当时我说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难道针灸能把疟原虫一个一个地扎死吗?后来我才知道针灸能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治好了病。”
用西医的视角很难理解中医,这是缘于中西医治疗思路的差异。西医治的是病,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毒;中医治的是人,用药的偏性来纠正人的偏性,从而调节人体平衡。有人用“矛”和“盾”来比喻中医和西医治疗理念不同。西医治疗重外力,相当于让进攻的“矛”变利;而中医治疗重内力,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防御的“盾”变坚实。
西医治疗运用“战争”模式,中医治疗采用“和平”模式,从而带来临床效果的差异。上世纪90年代,何大一教授发明了“鸡尾酒疗法”,艾滋病患者的病毒载量以对数级下降。当时一些专家乐观地估计,人类在5年内攻克艾滋病。然而,药物毒副作用太大,在杀死艾滋病病毒的同时,体内的其他细胞也未能幸免。最可怕的是,有些病毒藏起来,抗病毒的药物无法消除,会出现更凶险的病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尽管没有除恶务尽,患者带“毒”生存,不符合现行的评价标准,但能延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发病期,降低病死率,降低机会性感染发病率且改善症状体征。
人们常说:“正气足,百病莫生。”中医的治疗理念是扶正固本。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正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治疗以调护人体正气为主,“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机”。正气虚弱,不能抗御外邪侵袭以至各系统相继虚损,治疗起来往往“按下葫芦起了瓢”,让病人备受折磨。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目的是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扶正固本,提高生活质量,并使患者长期带“毒”生存。
中医不能包治百病。对于中医药来讲,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延续几千年靠的就是疗效,中药疗效的评价却遭遇现实难题。1956年石家庄发生乙脑大流行,死亡率达30%。中医蒲辅周治疗167例乙脑患者没有一例死亡。有关人员却说,这样的治疗效果不能算医疗成果。167例患者用了98个方子,平均每个方子用不到两个人,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治疗的患者都是个案。其实,中医药几千年来治疗大量的病例,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但缺乏系统梳理,没有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形成有效的疗效证据。因此,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中医临床研究,提高其科学化、客观化已势在必行。
中医疗效谁说了算?当然是患者说了算,这是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前提。评价中医的疗效,要从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测量等方面进行评价。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的是病,救的是人,忽视了活生生的人的感受和体验,如此评价疗效是舍本逐末。中医治人,在治疗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是针对患者的“证”来进行治疗,通过吃药来改善患者的体征,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如果无视二者治疗理念的不同,用西医指标来评价中医疗效,一味强调指标的正常,有点像强行治罗锅,结局是罗锅没了,人也没了。
中医疗效评价要丢掉西医的“尺码”,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避免“郑人买履”的错误。改变中医疗效评价滞后的局面,亟须建立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医疗效有赖于整体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解决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疑难重症,发挥其独特优势造福人类。
下一篇:秋冬季节频繁泡澡易患皮肤瘙痒症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