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做好中吉合作项目纪实

    今年11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一行,在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杨陇军等人的陪同下,到甘肃中医学院调研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王笑频司长指出,中医药的对外发展是国家战略,甘肃省的中医药事业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服务基层,惠及百姓,中医药都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吉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培训班开课

 

    “今年11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培训班正式开课,11月18日下午,我出席了吉尔吉斯斯坦首届中医针灸培训班结业典礼,与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副部长一道给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12月4日,甘肃中医学院副校长李应东说,学校已经与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进行了交流和互访,开展了务实的合作。

 

    甘肃中医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蒙创德表示,甘肃中医学院副校长李应东陪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对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与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官员进行了交流,达成了合作意见。2014年7月,甘肃中医学院在吉国立医学继续教育学院挂牌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岐黄中医科。甘肃中医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学科学院、国立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应甘肃中医学院邀请,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处主任努力别克(Nurbek)先生、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立医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图列亘(Tulegen)教授于今年9月22日来学校访问。代表团参观了学校和附属医院,并就如何促进和落实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与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根据双方商定的岐黄中医学院开课计划,首届中医班于今年11月举行。甘肃中医学院选派杜小正、秦晓光两位副教授赴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开展首届中医班的教学工作。11月2日,2人携带着学校编印的精装中俄双语教材和部分针灸器械顺利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11月3日,为期一个月时间的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培训班正式开课,首届中医班共招收了50名学员。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代表吉方致辞表示,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的成立和首届中医班的开设,不仅使吉尔吉斯斯坦医疗从业人员能学习到悠久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还会给吉尔吉斯斯坦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新的气象,同时也为中吉友好做出了贡献。

 

    12月4日,甘肃中医学院副校长李应东表示,为了进一步抢抓机遇,提高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水平,甘肃中医学院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2013年10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乌克兰与当地大学合作设立了岐黄中医学院。2014年11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培训班正式开课。此次开展合作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是甘肃中医学院在中亚国家中又一个开展中医对外教育的国家,这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水平,提升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校长:请求留下两位老师

 

    12月4日,说起此次授课经历,甘肃中医学院医学双博士、副教授杜小正说:“一些感人的事情、场景还历历在目。”

 

    杜小正说:“首届中医班共招收了50名学员,他们均是吉尔吉斯斯坦全国一线的临床医生,他们对学习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热情。部分学员还有学习中医学的经历,掌握一定的中医学技能,并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展过中医治疗项目。在第一节理论教学课上,我和秦晓光老师分别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中医学的学习方法,讲授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课后学员们还和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对我们的授课给予了好评。”

 

    为什么会受到学员们的好评,这还得从国内说起。甘肃中医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姜劲挺说:“为了适应培训教学,杜小正、秦晓光两位老师专门请人做了教材课件,根据教学时间和授课对象,专门制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置了五个教学重点内容,并请为两批乌克兰研修班当过中医教学翻译的俄罗斯研究生逐一进行了俄语翻译。为了便于培训授课,除了自己编印的50本教材外,还从国内购买教具,包括各种规格针灸毫针、刮痧油、玻璃火罐、电针治疗仪、艾灸等等,两人是带着7箱物资,从新疆口岸出国的,因为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内购买这些器材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