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阵阵寒打好“保胃战”
进入秋季之后,尤其是在秋末冬初的季节交替时期,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北方的冷空气不断向南侵袭,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下降;同时,天气转凉,人体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从而容易导致胃病复发或使病情加剧,甚至还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那么,在这秋风阵阵凉的时节,我们应该如何护好胃、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呢?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讲究心理卫生
专家认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的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解脱,讲究心理卫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该“糊涂”时且“糊涂”,尽量避免紧张、焦虑、忧伤、恼怒、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以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此外,还要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既有利于维持正常的体能,又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并可防止过度劳累而影响胃病的康复。
加强体育锻炼
秋季是进行体育运动的黄金时期。胃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力所能及且适合自己的各项运动,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使胃肠功能得到良好锻炼,从而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利于稳定病情,减少胃病的复发。然而,每次锻炼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能过长,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要注意这一点),这样才能使运动真正起到强身、健体和防病的良好作用。
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病的关键,一般来讲,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及有营养、易消化为宜,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要重视吃好早餐,避免饿肚子的时间过长),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并讲究饮食卫生,减少病菌对胃黏膜的侵害。同时,进食时细口爵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及油腻的食物,并力戒烟酒,以防刺激胃黏膜,促使溃疡加重或复发。
防止腹部受凉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胄部的保暖,应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夜晚入睡,注意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因腹肌较薄,保暖性能较差),以防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此外,“秋冻”锻炼虽是前人的健身经验总结,但对胃病患者来说,“秋冻”锻炼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硬“熬”着,否则得不偿失,后悔莫及。
谨慎日常用药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物的刺激,可使溃疡面扩大,病情加重。因此,专家指出,应禁服强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风、独活、威灵仙等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须服用这些药物,则要讲究服用方法,最好是在饭后服用,若能同时加服护胃或治疗胃病的药物则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性胃肠病者,服药治疗症状虽可很快消失,但并不等于胃肠病彻底痊愈,其创面还需逐渐地恢复,故此时不能擅自停药,应遵医嘱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重食疗巧按摩
吃进的食物与胃直接接触,多吃点健脾养胃的食物,可起到良好的食疗作用。常见的健脾养胃食物有:山药、莲子、南瓜、小米、甘蓝、扁豆、胡萝卜、蜂蜜、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枣、板栗及猪瘦肉、羊肉、牛肉、鸡肉等。补益脾胃的中草药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如与食物配制成药膳则效果更好。然而,许多食物和中草药有温性与凉性之分,各人体质也不尽相同,食疗时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期真正达到护胃、防病、疗疾之目的。此外,还可采用自我按摩,如在饭后、睡前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环摩64圈,再搓热双手轻柔地按摩小腹15—20分钟,这对保护胃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上一篇:近代苗医彰显活力
下一篇:中医特色优势 自身实力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