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断病 名医有案例
有些名医的脉诊工夫确实了得,“言人生死每奇中”,看似虚玄,如有遇仙之感。但是如果以为脉诊都那么神奇,那就错了。有时候单凭诊脉断病并不可靠,许多名医都有案例证明这一点。
不为病脉所蒙
黄协昭翁令尊正患温病发热而渴,虽不恶寒,心中振振,热厥上冒。邀余一诊,按其脉微而虚,不似热病,但外象昭然,难逃法眼。盖患者年近六旬,中气素虚,温脉不显,苟非心细如发,未有不为病脉所蒙者。
吾尝游学于陈伯坛(岭南伤寒“四大金刚”之一)夫子之门,屡次招余认证,当体会阴阳动静,勿斤斤于脉象较量,施诸实用,今见患者心烦不卧,汗出如雨,知其热入少阴,阴不维阳,坎离失职。汗者心之液,肾阴不藏,心阳不守,故心烦汗出也。治法宜令坎离靖和,栀子豉汤主之。栀子清心火,香豉纳肾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矣。
服汤一剂,大汗已敛,心神略宁,惟口渴便秘,热度尚盛,知其津液未还,又须养阴,拟炙甘草汤加花粉、白芍,连服数剂,诸恙悉退。(《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
本案以脉而论,“脉微而虚,不似热病”;但“外象昭然”,显示的是发热而渴,心烦不卧,汗出如雨,属于“热入少阴”,以栀子豉汤治之而效,此乃舍脉从症,“不为病脉所蒙者”。陈伯坛所说“体会阴阳动静,勿斤斤于脉象较量……”
只据症而不计脉
谭某之妻,有病,患少阳证,不足为奇。而奇在垂帘诊脉,不欲露面,亦新嫁娘之常情。惟诊其六脉全无,若以脉论,非大虚而何?然予不计也。只据其发热、胸满、口干苦,即与小柴胡加减。一剂,则已退热。将谓其平素脉固如是乎?夫人之体质各有不同,脉亦有不能一概而论者。
逾数月后,其人复患病,察之则固然是热病,而切诊居然得少阳之脉,亦属脉症不符。志此,以为专论脉者广知见也。(《黎庇留经方医案》)
“结生代死”不一定
京师名医蒲辅周先生,有一次带教学生,一位学生偶然摸他的脉,摸完说是“结代脉”,蒲老又让其细品是结脉还是代脉,再摸认定是代脉。大家知道,脉学里素有“结生代死”的说法——结脉可生,代脉必死。堂堂蒲辅周出现代脉,学生不由得惊诧。但看蒲老先生神态自若,并无病象,如何解释?其实蒲老素来即是代脉,禀赋如此,但却寿享87岁高龄,说明“代死”之说并不可靠。
再来看看凭脉诊病出现的问题,简直可以说闹出笑话了。
清康熙年间江浙名医郑重光(号素圃)曾治程氏令眷,年近三十,产后未满月,得发热咳嗽、吐血盗汗等证。素圃视之,脉浮大而数,按之中空,壮热喉痛,咳吐血涎,腹胀作泻。辨为产后误用苦寒,逼阳于外,用理中汤加麦冬、五味子、黄芪,服后阳气内归,则脉细如丝矣,更加八味丸兼补肾水。
调治半年,经水方通一次,旋即不通,咳嗽未全止,脉涩不滑,脐下结块。其时另有名医喜尊素先生诊脉,亦云不是胎孕,定为血瘕。以八味地黄丸加倍桂附,添入降香、牛膝以通经,日服不辍。一天忽然腹中大痛,以为月经开通,不料竟然大产而生一男孩。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患者产后得病,月经闭止。素圃诊脉浮大而数,按之中空,断为虚阳外越,用理中汤、八味丸调治了半年,经水方通一次,旋即又不通,诊脉涩不滑,脐下有结块;另一名医喜尊素诊脉,亦说不是胎孕,而是血瘕,以八味地黄丸通经,“日服不辍”。有“一天忽然腹中大痛,以为月经开通”了,结果却产下一个男婴。
堂堂两位医林高手诊脉皆云“非胎”,还在“日服不辍”以通经,想不到竟是怀孕闭经。难怪素圃感慨:“夫病中及质弱者,胎脉临产尚且不形于诊,则脉不足凭矣。”(《素圃医案》)
这样的事不止一桩,再看:清代有吴姓妇人,偶然发作寒热,邀请医生诊治,一位说是“中暑”,没治好;换了一个医生,说是“风寒”,按风寒也没治好。缠绵四五个月,四肢开始发肿,肚子也见大,又一个医生说是虚证,极力补之,水肿也不见消。最后,城中凡是医生者差不多都请来看过,竟然都没看出什么病。有一个专门治腹水的专家看了说到,“这是鼓症(腹水),一直被庸医误治了。”于是施以攻法泻法,病情依然如旧。过了些日子,病妇腹痛,到晚上竟然生下一个男婴。这才知道,原来病人是受孕了。(《明斋小识》)
上一篇:民间点穴“开锁”疗疾
下一篇:夏天怎样吃姜能轻松去湿气?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